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苏州图书馆“三只小猪”英语教学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7 阅读:
    来源:“红心研墨”暑假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8月3日至1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在苏州图书馆人民路馆开展了以“三只小猪”为主题的系列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团队6名成员分工协作,通过故事讲解、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多元形式,将经典童话与英语学习深度融合,既激发了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兴趣,也让团队对“趣味化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一系列围绕童话展开的教学尝试,为团队后续英语启蒙课程设计积累了实践经验,也开启了用生动形式助力儿童语言发展的探索之路。
 
“三只小猪”的故事是广受儿童喜爱的经典童话,情节简单易懂且蕴含深刻道理,非常适合作为低龄儿童的英语启蒙素材。活动伊始,团队先对苏州图书馆人民路馆的场地条件、参与儿童的年龄分布(5-8岁)及英语基础进行调研,发现孩子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主动用英语表达的意愿较弱,“不敢说、怕说错”是普遍状态。
 
随后的几天里,团队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共同调整教学策略,核心聚焦两点:一是降低表达门槛,让孩子敢开口;二是融入趣味元素,让学习变轻松。团队成员分工负责课前准备、课堂引导、课后反馈等环节,通过每日课前的“单词接龙”热身,从“pig”“wolf”等故事核心词汇入手,用图片联想和动作模仿帮助记忆,比如学“straw”时做捏稻草的动作,学“brick”时做搬砖块的姿势,孩子们在模仿中逐渐熟悉单词发音。
 
基于前期观察与调整,后几日的教学活动更注重互动体验,内容紧扣儿童认知特点:
 
团队以“故事分段讲”的方式拆解内容,每天聚焦一个情节片段,由专人负责手绘插图演示,其他人配合玩偶操作,让孩子们边看边听。比如讲到小猪建房子时,团队提前准备好稻草、木棍、积木三种实物,对应“straw house”“stick house”“brick house”,让抽象词汇变得可触可感。还设计了“单词配对”小游戏,由成员分组带领孩子们合作配对单词卡片与实物图片,在竞争中强化记忆。
 
针对孩子们“怕说错”的问题,团队共同设计了简单的对话模板,如“Hello, I’m Piggy.”“Go away, wolf!”,先由成员带领集体朗读,再引导孩子们两两结对练习。当有孩子能完整说出句子时,成员们及时用“Excellent!”“Wonderful!”等鼓励语和小贴纸奖励,逐渐打消他们的顾虑。角色扮演环节中,团队准备了丰富的小猪头箍、狼爪道具,成员们分别加入不同小组指导,即使孩子表达不完整,也引导他们用肢体动作补充,比如扮演狼时学“huff and puff”的夸张表情,课堂上笑声不断。
 
此次教学实践让团队深刻体会到,儿童英语教学不能停留在“硬灌输”,而要“玩中学”。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躲闪,到后来主动举手要求表演,甚至课下追着用英语打招呼,这种转变印证了:只要契合儿童天性,语言学习就能变得轻松高效。
 
未来,团队计划将“三只小猪”的故事拓展为系列课程,加入手工制作(如搭建纸质房子)、歌曲学唱等环节,并根据孩子们的反馈持续调整难度。相信通过团队的持续努力和教学形式优化,能让更多孩子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让童话不仅是故事,更成为他们语言成长路上的“助力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三下乡实践活动
  • 三下乡实践活动
  • 罗平县博物馆的志愿服务职责主要围绕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公众服务等方面展开,主要是协助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入馆引导,解答参观路线咨询
  • 08-27
  • 尊重差异筑舞台——志愿团队践行个性化教育实践观
  • 语教德融传价值——大学生借绘本实践传递成长真谛
  • 兴趣为引促习得——“红心研墨”团队探索英语启蒙新路
  • 趣味互动启萌智——大学生志愿者深耕儿童英语绘本实践
  • 实践收官团队复盘 协作总结探索教学新路径
  • 团队协作推进角色扮演 沉浸式体验深化学习效果
  • 团队联动开展互动教学 趣味课堂激活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