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这天,团队还是像之前一样,让每个人都发挥作用,分成“成果展示组”“复盘分析组”“计划组”,大家互相搭手,把这8天的实践价值好好沉淀下来。
成果展示:热热闹闹秀出学习成果
上午十点,成果展示活动按团队的安排准时开始:2名成员当主持人,带着孩子们玩“单词抢答”“片段表演”;2名成员在旁边维持秩序,递递道具;另外2名成员忙着跟孩子、家长聊天,记录大家的反应。孩子们分组上台表演“三只小猪”片段时,团队成员配合得特别默契——有孩子忘词了就小声提个醒,道具没拿对赶紧递过去,还带头鼓掌给孩子们打气,整个展示过程顺顺当当的。统计下来,18个孩子能说3个以上的英语单词,12个孩子主动用英语介绍自己演的角色,跟刚开始比进步特别明显。
集体复盘:你一言我一语说清得失
展示结束后,复盘分析组的成员牵头开了个会,大家围着桌子聊这8天的情况,说说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能改进。有人说“分组教学时随时调整内容,孩子们参与度高,这招管用”;也有人提到“个别特别害羞的孩子,可能没照顾得太周到,有时候环节时间也没把控好”。最后大家一起整理出一份《8天实践问题清单》,记下了“多跟内向孩子一对一互动”“把每个环节的时间再算准点”这些该改进的地方。
反馈收集:听家长孩子说说心里话
计划组的成员趁着这个时候,收集了家长和孩子的反馈。他们给家长发了简单的问卷,让孩子们画画表达喜欢什么环节。最后汇总发现,90%的家长觉得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挺好,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角色扮演。这些反馈和团队自己复盘想到的问题能对上,给后面做计划提供了不少参考。
未来规划:一起琢磨后面的课程安排
根据这8天的实践成果,团队一起商量出了三个计划:让专人牵头,把“三只小猪”的内容扩展成12节课,加上“动手盖房子”“唱故事儿歌”这些环节;大家一起编一本《童话英语启蒙教学包》,里面放上教案和做教具的模板;再建个“家校联动”的办法,设计些简单的家庭任务卡,让家长也能陪着孩子学。每个计划都分好了谁来做、什么时候做完,确保能真的落实。
8月10日的收官活动,给“红心研墨”团队的这次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一开始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到上课、做角色扮演,再到最后总结成果,团队始终靠着“分工做事、一起使劲”,不光让20个孩子喜欢上了学英语,还总结出一套“高校团队帮孩子成长”的协作办法。这次实践说明,团队齐心合力干事情,是把教育实践做好的关键,也给以后类似的教育帮扶提供了一套能照着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