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浦社区公益课堂开课 南师大志愿者带来别样暑期体验

    发布时间:2025-09-01 阅读: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7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走进连云港市昌浦社区服务中心,为当地儿童开设了一场融合知识、创意与品格培养的公益课堂,让孩子们在多元活动中度过充实一天。

  清晨的阳光为昌浦社区服务中心镀上暖金色,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社会志愿者团队的2名志愿者如约而至。这支以“研墨传薪,红心筑梦”为理念的大学生志愿队伍,长期专注于基层儿童教育帮扶,此次带着精心筹备的教具与课程,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一场融合知识与趣味的公益活动。

  刚踏入服务中心,孩子们便像雀跃的小鸟围拢过来,指尖轻点志愿者手中的材料袋,眼里闪烁着对未知的期待。志愿者笑着打开袋子,露出印有彩色图案的数学教具、五彩橡皮泥和象棋棋盘——这场集教学与互动于一体的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拉开序幕。团队志愿者表示,此次活动特意设计了梯度化内容,从思维启蒙到实践体验,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趣味数学《斐波那契数列》课堂上,志愿者以“兔子家族的成长记”为引子,瞬间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一对小兔子一个月后长大,再过一个月会生下一对新兔子,大家猜猜半年后会有多少对兔子呀?”志愿者边讲边在白板上画起简笔画,从1对到2对,再到3对、5对,孩子们跟着数数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当发现数字规律时,一名小男孩猛地举手:“后面的数是前面两个数加起来!”志愿者趁机引导:“做题就像找兔子规律,换个角度就有新发现哦。”轻松的氛围里,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悄然萌发。

  作业辅导环节成了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双向课堂”。起初,志愿者用课本上的公式讲解应用题,看到孩子们迷茫的眼神,立刻换成“画线段”“摆小棒”的方式。“原来这样一看就懂了!”孩子们的恍然大悟让志愿者深受触动。“我们不仅在教孩子,也在跟着孩子学会变通。”志愿者陆女士说,这种教学相长的过程,正是团队参与公益的珍贵收获。

  橡皮泥创作时间成了想象力的狂欢。孩子们搓揉捏压间,普通的橡皮泥变成了“会跑的三角形”“带着斐波那契数列花纹的蝴蝶”,还有孩子捏出志愿者讲课的模样,说要“把老师带回家”。志愿者们静静看着这些充满童真的作品,愈发明白:教育不是灌输标准答案,而是守护每个孩子独有的创造力。

  象棋桌上的“硝烟”则教会孩子们成长。从一开始的随意落子,到后来的蹙眉思考,再到输赢时的坦然握手,志愿者在旁轻声提醒:“每一步都要想清楚,就像做事情要负责任呀。”孩子们在棋盘间学会了遵守规则,也懂得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

  夕阳西下时,孩子们抱着自己的作品与志愿者挥手告别。红心研墨社的志愿者们望着孩子们的背影,深深体会到公益的意义:不仅是给孩子们带去一天的快乐,更是用微小的行动,为他们的成长播下热爱与思考的种子。而这场活动,也成为团队践行“用红心暖童心,以知识育未来”信念的生动注脚。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乡韵牵语启童志,暑教传知润幼心
  • 乡韵牵语启童志,暑教传知润幼心
  • 夏日蝉鸣不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对乡村教育的责任,来到沭阳县官墩村小学。他们不仅带来了新颖的
  • 09-01
  • 乡音牵语启蒙梦,暑教传识润幼心
  • 乡音牵语启蒙梦,暑教传识润幼心
  • 盛夏时节,蝉鸣悠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带着满腔热忱,走进沭阳县官墩村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英语启蒙支
  • 09-01
  • 寓教于生活:大学生志愿者在沭阳乡村课堂的创新实践
  • 创新教学进乡村:大学生志愿者让沭阳课堂焕发活力
  • 从半杯清水到满天星光:乡村课堂的诗意启蒙实录
  • 诗意课堂:当古典诗词遇见乡村童心的教育实验
  • 以文学为桥,悟教育真谛
  • 以文学为桥,悟教育真谛
  • 2025年7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走进沭阳县官墩村小学课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教学创新实践。大学生志
  • 09-01
  • 心手相连,绘就成长篇章
  • 心手相连,绘就成长篇章
  • 2025年7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进驻沭阳县官墩村,开展双课堂特色教学。团队以语文、英语教学为双主线,灌
  •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