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为响应“青春建功,聚力兴农”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奔赴苏州市吴江区东东家庭农场,开展为期一天的以直播助农知识讲解为核心的实践活动。“红心研墨”团队以实地考察为基础、深度沟通为纽带,向当地农户科普直播销售模式,旨在拓宽农产品销路,促进农户增收,在田野间践行青春担当。
橘园探访:直面发展瓶颈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步入苏州市吴江区东东家庭农场的橘子园。连片橘树长势旺盛,只是此时果实尚呈青色,尚未成熟。在与农场负责人交流中,团队了解到橘子种植从选种、育苗、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农户心血,还详细知晓橘树从幼树期到衰老期的完整生命周期,尤其是盛果期需及时采摘以保证品质 。然而,农场当前主要依赖顾客采摘和传统批发商收购的销售模式,渠道单一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且存在滞销风险。同时,农户对直播卖货虽有兴趣,却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亟需专业指导。

知识宣讲:破解直播难题
7月2日,针对农户需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在苏州市吴江区东东家庭农场办公室开展直播助农知识宣讲,内容聚焦三方面:
解析直播优势:结合“沂蒙二姐”吕玉霞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乡村生活打开农产品销路案例,说明直播能打破地域限制,架起城乡沟通桥梁,为农产品销售开辟新路径;
传授实操技巧:介绍“黄金三分钟”话术结构,帮助农户快速吸引观众;强调要真实展示橘子生长环境、采摘过程等,像雪娜卖梨那样以对品质的执着建立消费者信任;
明确合作与风险:阐述“农户 + 主播 + 平台 + 消费者”协同合作模式,强调各方优势互补重要性;提醒农户坚守真实底线,避免虚假宣传,维护农产品信誉。
实践反思:明晰助农方向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在苏州市吴江区东东家庭农场的实践,让团队深刻认识到,直播助农并非简单线上卖货,而是一场推动农业变革的实践。它不仅能拓宽销售渠道,还能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升级。过程中,农户对新技术、新渠道的渴望,以及宣讲时专注的神情和积极的提问,让团队看到直播助农在乡村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意识到,直播助农需要多方协同:农户要保证产品品质并主动学习技能;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技能培训;社会各界也应给予更多关注,形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合力。
未来,“红心研墨”团队将持续关注东东家庭农场发展,提供直播助农后续支持,助力优质橘子通过直播走向更广阔市场。相信在各方努力下,直播助农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