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成主播,数字助增收——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深度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3 阅读:
    来源:“红心研墨”暑假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于苏州市吴江区东东家庭农场,采用因地制宜的“土办法”进行直播培训,成功助力20位农户克服镜头恐惧,迈出成为“田园主播”的第一步。
为了让直播画面更贴近观众视角,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在东东家庭农场对直播设备进行了一番巧妙的“土法改造”。他们在手机支架上贴上手写标签:“看娃角度”专门对准果树低处、孩子们伸手可及的果实;“看果角度”则聚焦枝头最饱满诱人的橘子。补光灯也按农户生活经验设定:“早饭亮度”模拟清晨柔和自然光,“晚饭亮度”调成傍晚温暖余晖。就连运镜练习,他们也因地制宜,用扫帚杆当道具,手把手教农户如何平稳流畅地转动镜头。
针对农户普遍存在的镜头恐惧,“红心研墨”团队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第一步,只拍橘树不拍人,配上字幕讲解种植知识,让农户先熟悉直播流程。第二步,鼓励农户戴上草帽,半遮着脸进行侧脸直播,逐步适应镜头存在。经过一步步引导,果农老张最终鼓起勇气,在镜头前开起了“脱口秀”,自然流畅地回答观众提出的各种种橘问题,越讲越自信。
团队的激励方式也充满了巧思和乡土智慧。在苏州市吴江区东东家庭农场,他们别出心裁地设立了“最尬直播奖”。农户老李因忘记关闭美颜滤镜,在镜头里顶着一张“橘子色脸蛋”直播,这个意外“翻车”现场不仅逗乐了所有人,还让他意外“获奖”,极大地缓解了大家的紧张情绪。更接地气的是,他们将直播间的观众打赏收入,全部兑换成有机肥料送到果园,并在屏幕上实时显示:“感谢家人们,又为果树捐了5袋肥!”。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让农户们的直播热情空前高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走进雷锋纪念馆,传承红色精神
  • 走进雷锋纪念馆,传承红色精神
  • 本文聚焦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学子于2025年7月5日赴邓州市雷锋纪念馆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详细记录了学子们瞻仰“雷锋的
  • 08-23
  • 河南工业大学周口红色文化宣讲
  • 河南工业大学周口红色文化宣讲
  • 本项目以“溯源周口文脉,讲好时代故事”为使命,通过系统化、创新性的宣讲策略,深度挖掘并整合周口文化资源。我们将组建由文化学者、
  • 08-23
  • 农户成主播,数字助增收——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
  • 调研乡村企业,实现乡村振兴
  • 调研乡村企业,实现乡村振兴
  •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自动化技术赋能乡村产业升级需求渐显。为深入探索“企业 + 乡村”协同模式,助力
  • 08-22
  • 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
  • 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
  •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相关要求的大背景下,为服务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