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下的橘子增收路——吴江区东东家庭农场菀坪橘子未来推广计划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3 阅读:
    来源:“红心研墨”暑假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7月4日清晨,东东家庭农场的橘园里,实践团队成员正和农户们一起规划着未来的推广蓝图。此前的考察、访谈与科普活动,已为菀坪橘子的数字化销售打下基础,而这份聚焦“落地性”的未来计划,将从内容创作、实操护航、长效赋能三个维度发力,让太湖边的酸甜滋味顺着数字脉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镜头对准橘园,讲好本土故事
 
团队成员小褚制定详细拍摄计划,明确于次日凌晨四点拍摄“露水橘”相关内容,手绘分镜脚本标注“橘园晨雾”“采摘特写”“古法施肥”三个核心场景,并备注“慢镜头拍摄露水滚落橘瓣画面+吴侬软语解说”。针对李建国大叔提出的“纳入草木灰施肥法”的建议,小褚当即在脚本中补充该场景,设计配文“百年手艺,种出吴江老味道”,突出传统种植工艺的价值。
 
团队同步规划首批5条短视频内容,除种植过程外,重点打造“农户故事”系列。团队成员小吴已与王桂英奶奶约定拍摄场景——记录她教孙子辨认橘子品种的过程,通过“为什么咱家橘子更甜”的祖孙对话,引出太湖水土优势,凸显传承感。这些视频将在本地生活平台及社交账号同步发布,旨在逐步积累粉丝基础。
 
 
 
护航首次直播,扫清实操障碍
 
 团队明确下周三开展试播,并承诺全程陪同,制定包含“开播前1小时检查设备”至“结束后统计订单”共12个步骤的流程表,明确每个步骤的负责人。物流方面,已联系厂家定制带透气孔的泡沫箱,配备吸水纸和防震网,解决橘子运输压损问题,周亮试用样品箱后认可其正规性及实用性。
 
针对农户担忧的售后环节,团队制作“售后话术手册”,对“果子不甜”“有坏果”等问题提供标准化回应。例如针对“果子酸”的反馈,话术为“菀坪橘子主打酸甜适中,喜欢更甜的可等9月晚甜品种,现在下单可备注优先发偏甜果”。小林现场模拟对话,李红梅大姐练习后表示话术“实在不慌,让人心里有底”。团队还计划试播后每日收集订单反馈,与农户共同分析问题、优化流程。
 
 
 
建立长效机制,持续赋能增收
 
实践团队负责人提出建立长期合作模式:与农场约定每月开展一次直播培训,根据销售数据动态调整策略——若本地订单占比高,将增加“同城配送当日达”活动;若外地订单少,则制作“太湖风土人情”系列视频吸引外地粉丝。张建军大叔据此测算收益:按去年30万斤产量计,若直播多销10万斤、每斤多赚1元,即可增收10万元。
 
团队同时推进与当地电商平台的对接,争取将菀坪橘子纳入“助农专区”以获取流量扶持。长远规划中,团队提出“橘园采摘直播”方案,通过在线预约采摘时间,带动农场体验经济。李建国大叔对此表示期待,称“将在直播间带观众看百年老橘树,讲述菀坪橘子故事”。
 
 
随着“红心研磨”实践团队的实践活动接近尾声,农户们和团队成员围坐在凉棚下,手里的未来计划图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皱,却字字透着期待。李建国大叔把计划图折好放进抽屉:“等橘子熟了,就按这个干!”这场从清晨到黄昏的规划,不仅勾勒出菀坪橘子的销售新路径,更让数字赋能的种子在传统农业的土壤里扎了根。相信用不了多久,太湖边的酸甜滋味将顺着网线传到千家万户,让“小橘子”真正长成带动农户增收的“致富果”,让古老的橘园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走进雷锋纪念馆,传承红色精神
  • 走进雷锋纪念馆,传承红色精神
  • 本文聚焦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学子于2025年7月5日赴邓州市雷锋纪念馆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详细记录了学子们瞻仰“雷锋的
  • 08-23
  • 河南工业大学周口红色文化宣讲
  • 河南工业大学周口红色文化宣讲
  • 本项目以“溯源周口文脉,讲好时代故事”为使命,通过系统化、创新性的宣讲策略,深度挖掘并整合周口文化资源。我们将组建由文化学者、
  • 08-23
  • 农户成主播,数字助增收——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
  • 方言破壁垒,直播接地气——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
  • 直播筑信任,农品蕴真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
  • 青橘迎数变,田园启新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