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午后,东东家庭农场的会议室里,科普活动的余温尚未散去。实践团队原本准备的20份直播操作手册已被农户们申领一空,桌上的橘子皮堆成小堆,沾着果汁的笔记本上写满密密麻麻的要点。这场以“实操”为核心的科普活动,用最贴近农户的方式,让数字工具从“听说过”变成“用得上”,见证了传统农业从业者向数字时代的主动迈步。
笔尖划过的,是求知的热忱
午后,62岁的王桂英奶奶手持抄有“直播界面按钮说明”的笔记本追出会议室,向团队成员请教“美颜功能”的开启方法,其笔记本上不仅抄录了话术模板,还手绘了简易按钮示意图,并用拼音标注“美颜”,每个图标旁均注明“开始”“暂停”“结束”等功能。团队成员手把手教她点击笑脸图标并滑动滑块调节,期间发现她对直播操作的记录细致入微。
不远处,张建军大叔与周亮正共同研究剪辑软件,张大叔提出剪掉视频中杂草部分的需求,周亮经尝试后发现通过点击剪刀图标、拖动黄线即可完成操作,两人对此兴奋不已。团队成员统计发现,12名农户中,10人完整记录了直播流程,8人还标注了个人疑问与想法,展现出浓厚的学习热忱。
指尖触碰的,是突破的勇气
午后稍晚,李红梅大姐注册“菀坪橘子李大姐”直播账号后,在团队鼓励下尝试开启直播,镜头对准橘子介绍时虽中途卡壳,但在农户们的掌声与团队的鼓励下重新镇定,继续演示橘子皮薄的特点,当看到屏幕上“看起来好新鲜”的评论时,逐渐流利起来。
此前担心“学不会”的王桂英奶奶,也主动请团队成员查看其拍摄的三段橘园视频,视频虽画面稍晃,但清晰呈现了带露水的橘子挂满枝头的场景;她还尝试为视频搭配江南小调音乐,在得到“有家乡味道”的肯定后,面露舒展笑容。
话语间藏的,是信心的生长
黄昏时分,李建国大叔看到农户们积极尝试直播的场景,感慨道“直播并非年轻人专属”,其原本“没人看农村人直播”的顾虑因李红梅直播间有数十人观看而转变,计划次日拍摄百年老橘树并讲述其故事。
农户们的疑问从“能不能行”转向“怎么更好”,陆续提出“快递损坏处理”“增加直播场次”“邀请镇上年轻人协助”等具体问题。团队成员逐一解答,并与农户约定后续跟进时间。这场从午后持续至黄昏的互动,不仅让农户掌握了数字工具基本用法,更让他们看到突破传统销售模式的可能,为橘园与市场搭建起数字新纽带。
这场从7月3日中午到傍晚的因实践团队的到来展开的活动,不仅让农户们掌握了数字工具的基本用法,更让他们看到了突破传统销售模式的可能。那些在指尖流淌的数字信号,终将化作连接橘园与市场的新纽带,让菀坪橘子的酸甜滋味,传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