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乳牙防护墙,守护童年笑靥花

    发布时间:2025-09-02 阅读: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 李欣宇
  【湖北医药学院6月23日讯】(通讯员:李欣宇)2025年6月23日,十堰市听力言语儿童康复中心的教室里,一场专为听障儿童设计的口腔健康课正在进行。“健齿童行”暑期实践队用可视化教具与定制化服务,完成暑期最后一场特殊科普活动,为听障孩子们筑起口腔健康的“无声防线”。

  清晨七点,队员们已在康复中心忙碌。为适配听障儿童认知特点,他们将传统PPT改造成“会说话的绘本”——每页知识点搭配磁吸式牙齿模型、会发光的细菌贴纸,甚至在“刷牙步骤”页面嵌入震动模块,让孩子通过触觉感知震颤动作。队长李欣宇举着特制的“巴氏刷牙演示板”介绍:“这块板背面有盲文标注,正面的软胶牙齿能让孩子们触摸到正确的刷牙轨迹。”讲台旁的展示区,整齐排列着用不同颜色标注龋坏程度的牙齿模型,最显眼的是用LED灯模拟蛀牙发展过程的动态教具。
  “看!小牙刷要这样‘跳舞’哦!”队长李欣宇在孩子们中间,将震动牙刷贴在演示板上,45度角震颤的动作配合红色LED灯闪烁,直观展示巴氏刷牙法的“震颤清洁”原理。特教老师同步用手语翻译,指尖在空气中划出“牙齿”“转圈”的轨迹,而孩子们则通过触摸震动牙刷的频率、观察灯光闪烁的节奏,多维度理解刷牙要领。在“龋齿大搜查”互动环节,队员们拿出荧光棉签——蘸取无毒荧光剂的棉签轻擦牙齿,龋坏部位会在紫外线下显色,当一名男孩看到自己牙齿上的“荧光斑点”时,立刻拉着同伴指向模型上的“蛀牙区域”,用手势比划着“要刷牙”。

  活动尾声,每位孩子收到“护牙能量包”:内含带震动功能的儿童牙刷、紫外线龋坏检测卡,以及印着手语图解的护牙日记。日记里设计了“笑脸打卡栏”,孩子们每天完成刷牙后可贴一枚笑脸贴纸,家长则能用附带的荧光笔在“牙齿图”上标记清洁效果。康复中心主任王芳感动地说:“这种融合听觉、视觉、触觉的科普方式,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接触’到护牙知识,比传统宣讲有效十倍。”
  实践队在活动反馈表中记录下特殊发现:大部分的听障儿童存在因沟通障碍导致的刷牙盲区,而可视化教具能使护牙知识留存率大大提高。“这不是终点,而是特殊口腔科普体系化的起点。”当夕阳为康复中心镀上金边,队员们与孩子们用手语比划“再见”的身影,成为这个夏天最温暖的健康注脚,那些在指尖传递的护牙知识,终将化作坚固的牙齿,守护每一个特殊孩子的灿烂未来。
  湖北医药学院“健齿童行”暑期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李欣宇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
  •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
  • 2025年7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武汉市江岸区实践团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主题,前往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感悟红色力
  • 09-02
  • 乡韵牵语启童志,暑教传知润幼心
  • 乡韵牵语启童志,暑教传知润幼心
  • 夏日蝉鸣不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对乡村教育的责任,来到沭阳县官墩村小学。他们不仅带来了新颖的
  • 09-01
  • 乡音牵语启蒙梦,暑教传识润幼心
  • 乡音牵语启蒙梦,暑教传识润幼心
  • 盛夏时节,蝉鸣悠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带着满腔热忱,走进沭阳县官墩村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英语启蒙支
  • 09-01
  • 寓教于生活:大学生志愿者在沭阳乡村课堂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