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2025-09-02 阅读: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武汉市江岸区实践团
  
  导语:2025年7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武汉市江岸区实践团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主题,前往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感悟红色力量,传承革命精神。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红色文化,7月5日上午9点,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武汉市江岸区实践团十名成员前往辛亥革命博物馆进行参观,躬身实践重走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以深化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抵达博物馆后,实践团成员们开始依次参观各个展厅。首先,实践团成员们驻足负一楼欣赏宽阔厚重的砖红色土墙石雕,墙上的人物都手拿钢枪,眼神坚毅,尽显革命战士的英勇风范。接着,实践团成员们上楼参观第一展厅——晚清中国。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观摩学习了展厅中陈列的文物,从而更加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园林2302班的杨祎秦在参观时提出:“踏入展厅路途的两侧,伫立着十二块黑色巨石,上面写着《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等晚清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每块黑石都呈倾斜状,带着强烈的压迫感,让我感受到晚清中国的屈辱与压抑,并为此感到震撼”。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第二展厅——革命原起。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并观摩学习了展览馆的历史展品,了解到革命资金的来源是纺织厂生产的布纱丝麻,而革命武器汉阳造的枪支主要部分都是木材,只有枪弹管道是铁的。成员们表示这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革命的不易和革命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之可贵。景园2301班的陈艺璇感慨道:“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遇上实际只有木头枪托的困境,才懂得历史书上的'艰难'二字究竟有多重。”她表示,对革命先辈们在装备与资金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仍义无反顾的革命精神感到无比钦佩。经过在该展厅的参观,实践团成员们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与孙中山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等革命历史。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们陆续了参观完后续三个重要展馆,展馆分别以“武昌首义”“走向共和”“复兴之光”命名。这些展馆分别介绍了武昌起义的背景、经过与重大经历,共和政体的艰难过程以及对近100年的历史变迁的回顾。参观结束后,法学2303班的刘欣悦分享道:“最令我感同身受的,是林觉民《与妻书》中“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的绝笔,字字千钧,体现了革命先烈们对小家至爱最深的不舍与对天下苍生最决绝的担当”。
  “走进辛亥革命博物馆,历史硝烟与先辈热血令人震撼。每一件文物都是时代印记,诉说着敢为人先的壮烈。我们定当铭记这段历史,传承首义精神,在新时代勇担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奋力前行!”这是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武汉市江岸区实践团对本次活动的感言,也是他们追寻红色记忆路上收获的精神果实。

  文字:齐梦哲
  图片:陈艺璇 王凯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
  •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
  • 2025年7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武汉市江岸区实践团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主题,前往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感悟红色力
  • 09-02
  • 乡韵牵语启童志,暑教传知润幼心
  • 乡韵牵语启童志,暑教传知润幼心
  • 夏日蝉鸣不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对乡村教育的责任,来到沭阳县官墩村小学。他们不仅带来了新颖的
  • 09-01
  • 乡音牵语启蒙梦,暑教传识润幼心
  • 乡音牵语启蒙梦,暑教传识润幼心
  • 盛夏时节,蝉鸣悠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带着满腔热忱,走进沭阳县官墩村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英语启蒙支
  • 09-01
  • 寓教于生活:大学生志愿者在沭阳乡村课堂的创新实践
  • 创新教学进乡村:大学生志愿者让沭阳课堂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