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河海学子聚焦反价格歧视,护消费公平

    发布时间:2025-08-31 阅读:
    来源:河海大学反算法价格歧视实践团
青春三下乡:河海学子聚焦反价格歧视,护消费公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明确要求“规范算法推荐技术”,防止“算法歧视”等问题。为响应国家政策,推动互联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25年7月,河海大学法学院 “数智正价,法治经纬”— 反算法价格歧视实践团赴南京市、常州市金坛区开展了系列调研实践活动。
实践团首站走访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团队成员与协会领导围绕算法价格歧视的现象剖析和规制途径展开深度探讨。团队成员对项目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着重阐述算法价格歧视对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及求偿权的侵害,揭示算法价格歧视现象的普遍性。协会领导针对算法价格歧视的界定问题作出回应,指出“千人千价”现象常因平台优惠方式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强调需以实质性损害及因果关系作为判定标准,为实践团提供了宝贵的现实参考。

随后,实践团赴常州市金坛区万新村和林丰社区开展普法宣讲。在万新村,针对老龄化人口实际和村民消费习惯,团队结合农产品线上销售、网络购物等案例,用通俗语言讲解算法价格歧视表现形式,手把手教学查看商品历史价格、使用比价软件的方法,并设置互动问答环节,以日常生活用品为奖品鼓励村民参与,提升了乡村居民的防范意识。在林丰社区,考虑到居民年龄层次多样、消费场景丰富的特点,团队播放算法价格歧视典型案例视频,结合《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条文剖析法律界定与违法后果,设置“你问我答”环节,为居民答疑解惑,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此次南京与常州之行,实践团既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探寻了算法价格歧视的规制路径,又通过基层普法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算法技术的发展应坚守 “以人为本” 的理念,而法治正是保障数字红利全民共享的坚实基石。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入研究,扩大普法覆盖面,以青春之力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公平正义,让每一位消费者在数字时代都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探寻建筑文化,感知地域匠心
  • 探寻建筑文化,感知地域匠心
  • 2025年7月4日至8月23日,为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筑牢文化的坚实根基,以及为建筑文化注入新鲜活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08-31
  • 青春助力基层 实践赋能成长
  •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满怀热情与期待,走进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汪溪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开展了为
  • 08-24
  • 青年志愿赋能社区课堂,童趣时光点亮成长之路
  • 山东管理学院筑梦人团队暑期支教:以行动践行使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