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研途探华夏万象,铸魂启时代新章

    发布时间:2025-08-25 阅读: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

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

研途探华夏万象,铸魂启时代新章

  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为切实落实“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足迹”主题专项实践,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本领、作出积极贡献。2025年暑期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团队(护生态华章,寻文化古韵——领袖足迹映中原)积极响应号召,围绕文化传承、制造业创新、黄河生态保护等主题,分别在洛阳、郑州两地开展了多场特色鲜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地区活动聚焦不同核心,让队员在实践中收获颇丰。

一、洛阳地区:文化探寻与制造业创新双轨并行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厂的背景下,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于善武老师带领研究生前往洛阳轴承厂开展走访活动。走进智能工厂,现代化生产设备与精准高效的智能机械臂让同学们眼前一亮。从原材料预处理到轴承成品检测,每道工序的严格把控,彰显出洛轴对品质的执着。技术人员介绍,在盾构机主轴承领域,洛轴也曾面临诸多挑战。起初,国内盾构机主轴承技术被国外厂商严密封锁,洛轴研发团队从零起步,通过长期深入一线检修,逐步摸索出技术门道,打破了我国盾构机主轴承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近年来,洛轴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核心,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在高端轴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新材料的应用和工艺的不断改进,也是新质生产力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生动体现。

白马寺之行:始建于东汉时期的白马寺,素有“中国第一古刹”及佛教“祖庭”“释源”之称。队员们仔细聆听讲解,深入了解寺内建筑布局、佛像造像风格、古树文物保护情况及佛教文化传承演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 “积极引导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 的强调,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白马寺是文化交流融合的象征,其包容、和谐精神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关林庙研学:关林庙是纪念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场所,承载深厚忠义文化。队员们参观古建筑、碑刻,感受千年来中国人对忠义精神的尊崇与传承,还主动与游客交流,讲述关羽故事、传播忠义文化,助力忠义精神的广泛传递。

龙门石窟考察:拥有 1500 多年历史的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与中国石刻艺术巅峰之作。队员们察看石窟整体布局风貌及代表性窟龛、造像,被古人精湛技艺与伟大创造力震撼。同时,他们与文物保护工作者交流学习文物保护知识,了解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艰辛,还向游客发放文化宣传手册,呼吁共同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化。本次考察同步开展研学教育实践。队员以石窟为实景课堂,通过通俗化讲解北魏至唐代的开凿历史、造像艺术特征,引导学生建立对文化遗产的基础认知;在代表性造像前,结合实物观察与知识普及,帮助学生理解石刻艺术的工艺细节与文化内涵,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

二、郑州地区:黄河文化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队员们首先瞻仰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这座雄伟塑像承载着对人文初祖的敬仰,象征中华民族血脉传承与团结精神,让队员们深刻感受中原文化深厚历史底蕴与强大凝聚力。随后,队员们漫步黄河岸边,亲身感受黄河磅礴气势与独特魅力,认识到黄河不仅是自然生态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深刻体会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黄河地质博物馆,队员们通过实物标本、图文展示、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黄河的形成、演变历程,以及黄河流域独特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馆内以渐进式窑洞结构展示黄土柱、黄土卯、黄土梁等多样黄土地貌,厚层黄土—古土壤序列生动呈现近 260 万年间黄土高原地区古气候、环境变化规律,让队员们直观认识到生态环境变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同时,博物馆围绕黄河、黄土文化主题,呈现了黄河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帮助同学们了解黄河发源地、流经地、河段划分等知识,深刻认识 “人类、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的紧密关系,进一步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为延伸研学成效,团队同步开展地质文化室内研学活动,队员结合博物馆考察成果,通过PPT 演示向小学生通俗解读黄河地质演变原理与黄土地貌形成机制;在互动问答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 “黄河泥沙来源”“黄土高原生态保护措施” 等问题进行专业解答,引导学生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其生态环保意识,实现 “馆校联动” 的研学教育闭环。

  通过在洛阳、郑州不同地区开展针对性实践活动,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让师生在文化传承、制造业创新、生态保护等领域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既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也坚定了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为培养有担当、有底蕴的新时代青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学校落实 “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的典型案例,此次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近距离领略洛阳文化圣地魅力与黄河文化厚重底蕴,通过实地参观对黄河的历史、地质、文化形成更全面深刻的认知,真切体悟中原文化的璀璨,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更让成员在深知黄河水孕育中华儿女、中原文化涵养民族精神后,坚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这份认知与决心,既激励团队成员满怀文化自信,在 “研行中华 燃创未来” 的征程上为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事业砥砺奋进,也促使成员们明确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为指引,持续探索专业所学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实践,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的智慧、青春力量与坚实担当。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青春助力基层 实践赋能成长
  •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满怀热情与期待,走进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汪溪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开展了为
  • 08-24
  • 青年志愿赋能社区课堂,童趣时光点亮成长之路
  • 山东管理学院筑梦人团队暑期支教:以行动践行使命,用
  • 寻非遗共绘振兴图 执彩笔焕新枣乡梦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南黄彩韵,枣乡绘梦”实践团赴大荔县埝桥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包联村南黄村创建县级文化振兴样板村,开
  •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