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科技赋能,家裕户兴”社会实践队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经济开发区博昌街道和东营市等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活动。本次社会实践以“探索现代乡村企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旨在通过走访化工企业、参与社区服务和分析经济发展模式,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升级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实践队由李佳霖等同学带队,成员包括李木乔、李春天等编辑人员,活动覆盖了企业调研、民生访谈和生态考察等多个维度。在背景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正深入推进,乡村第二产业如化工和冶铁已成为经济支柱,但盐碱地资源闲置、劳动力流失等问题亟待解决。实践队聚焦于滨州家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前期调查发现,这些企业立足本地优势,通过产业现代化改造,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拉动了税收增长和基础设施改善。这一阶段实践为后续深度探索奠定了基础,凸显了科技赋能乡村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多维度活动深入了解乡村化工产业的运作机制及其对乡村振兴的贡献。首先,实践队参观了家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位于沾化经济开发区,利用盐碱地资源建立现代化生产线。负责人介绍,工厂通过换装新设备如工业密封锅炉,实现了人毒分离的安全生产;过去工人需手动添加有毒原料(如氯代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风险高,但现代化机械使生产高效化,十几名农民工在自动化辅助下,一周即可生产1000吨产品,同时新装空调显著改善工作环境,提升了员工效率和归属感。其次,实践队与当地街道办主任交流,探讨政府如何助力企业建厂。数据显示,企业设立后拉动年税收增长,间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例如,为满足运输需求,村里铺设了沥青路面,解决了雨天泥泞出行问题,减少了农副产品损失,村民生活便利性大幅提升。此外,在博兴街道座谈会上,李书记分享了产业痛点:产品单一、深加工水平有限,实践队提出“金融+化工”产融结合模式建议,通过金融机构提供全链条支持,推动产品向“金融产品”蝶变。最后,团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慰问老党员、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传递社会正能量;并考察滨海滩涂生态环境,感受黄海自然风貌。这些活动不仅揭示了产业与生态的和谐共生,还强化了实践队员对乡村实际需求的认知。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并收获了宝贵的个人反思。企业现代化改造(如家裕化工的设备升级)不仅提高了生产力,还保障了工人安全,解决了盐碱地资源闲置问题,带动当地税收和就业;数据显示,工厂招收了大量返乡青年,有效缓解劳动力流失。同时,政府与企业协同模式(如路面硬化工程)证明了基础设施改善能放大经济效应,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然而,挑战依然存在:产品深加工不足、产业链单一等痛点需通过金融科技平台(如智慧工厂系统)进一步优化。个人层面,实践队员通过亲身体验(如参与药品化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他们表示将主动参与科技创新,为乡村现代化贡献智慧。未来建议包括深化产融结合、推广环保理念及加强高校合作,以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总之,本次活动不仅验证了“科技赋能,家裕户兴”的主题,更彰显了青年学子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