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个夏天,湖北医药学院“只此青绿”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青春身影,穿梭在丹江口岸边、十堰市人民广场、高校园社区与校园之间。他们用问卷倾听生态心声,用趣味活动传递环保理念,用实践沉淀绿色思考,在共护碧水青山的道路上,写下了属于湖医药青年的生动注脚。
启程:踏出探寻生态的第一步,埋下守护的种子
6月的丹江口畔,微风拂过水面,实践队带着明确目标出发:了解不同群体对十堰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对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情况,为优化生态环保服务提供参考。队员们手持问卷,在丹江口周边的商铺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长期生活在水边的居民分享着水质变化的观察,讲述着与碧水青山相伴的故事;外来游客带着对丹江口生态的好奇,在问卷上写下对环保措施的看法,访谈时也直率表达对生态保护的建议。这些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为实践队的调研积累了多元样本,也让守护生态的初心在此扎根。

深耕:在互动中扎根环保实践,让理念生根发芽
回到十堰市后,实践队先后来到人民广场、吉祥社区、一丢书屋等场所,变身“环保引导员”,开展了一系列趣味活动。“
守护丹江口水库”为主题的自制净水器活动中,自制净水器活动中,孩子们循着“知、行、诺”的路径层层深入:先在知识海洋中汲取认知,再于亲手实践中深化理解,最终以宣誓倡议凝聚环保信念;DIY植物拓印帆布包活动中,孩子们用各色植物叶片在帆布上印出自然图案,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增强绿色低碳意识;废物利用环节里,大家拿出家中旧物,动手改造成实用小物件,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保护生物多样性粘土制作现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植物粘土模型被创作出来,传递对自然生灵的关爱;垃圾分类飞行器游戏则让参与者在玩乐中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每一项活动都像一滴雨露,让环保理念在互动中慢慢生根。

聚力:从多元反馈中凝聚共识,明确行动方向
随着问卷回收与活动记录的整理,一组组数据与反馈勾勒出环保认知的“全景图”: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环保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异,提示分众化科普的必要性;居民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点,凸显趣味化宣传的重要性。队员们将这些信息整理成分析报告,思索着“针对青少年的环保实践课程”“为社区设计家庭环保手册”等未来行动方案,让实践成果真正服务于生态保护,在共识中凝聚前行的力量。

致远:以青春担当延续绿色使命,让生态之树常青
这个夏天,实践队用脚步丈量生态需求,用热情传递环保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从最初组织活动的些许生涩,到如今能从容引导大家参与;从对环保知识的理论认知,到成为能带动他人的“环保践行者”。青春因担当而闪耀,实践因热爱而坚定。本次社会实践不仅为优化生态环保服务提供了参考,更在社区与校园播撒下绿色种子。“只此青绿”实践队的故事还在继续——以调研为基,以行动为翼,是实践的初心。在不久的未来,他们也将朝着“共护碧水青山,共筑生态家园”的目标,持续前行,步履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