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真勇敢,我以后也要像它一样帮助别人!”在“Do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的《百鸟朝凤》儿童剧演出现场,刚看完演出的小朋友乐乐拉着妈妈的手,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感受。近日,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童韵传承・剧启新章”儿童剧实践队,带着精心打磨的《百鸟朝凤》儿童剧,走进林之语嘉园小区和“Do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用一场场充满童趣的文化盛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成长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演出现场 瞿雨璇 供图
谈及为何选择《百鸟朝凤》这一传统故事,实践队指导老师郑老师表示:“《百鸟朝凤》里蕴含着团结互助、勇敢善良的传统美德,这些正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需要汲取的精神养分。但传统故事的呈现方式需要贴近儿童,所以我们从剧本到道具,都做了‘儿童化’改造。”
为了让故事更对孩子“胃口”,队员们反复研究儿童认知规律,对原著故事进行“减繁就简”。保留“凤凰救百鸟”的核心主线,删掉晦涩的背景介绍,加入“小鸟学飞”“一起做羽衣”等充满童真的情节。道具组的队员们更是脑洞大开,用废旧纸箱、彩色卡纸、环保颜料等材料,制作出孔雀的“开屏羽衣”、喜鹊的“翅膀”等道具。“我们还特意在道具边缘做了软包处理,就算孩子们不小心碰到也不会受伤。”道具组王同学一边展示道具,一边介绍安全设计细节。
图为演出前队员们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 瞿雨璇 供图
演出时的场景,更是让不少家长直呼“惊艳”。当身着五彩戏服的队员们伴随着轻快的音乐登场,模仿鸟类的姿态跳跃、飞翔时,台下的孩子们瞬间被吸引,有的跟着节奏拍手,有的小声模仿鸟类的叫声。随着剧情推进,当“凤凰”为了保护百鸟挺身而出时,台下的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眼神里满是紧张;而当“百鸟”齐心协力救出“凤凰”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原本以为孩子坐不住,没想到他全程专注,还跟着剧情情绪起伏,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吧!”林之语嘉园小区的家长陈女士感慨道。
图为演出现场观众们正认真观看表演 瞿雨璇 供图
除了精彩的演出,实践队设计的互动环节更是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在“爱心传递”游戏中,孩子们围坐成圈传递抱枕,拿到抱枕的孩子要分享一件自己帮助他人的小事。“我帮奶奶拿过老花镜!”“我给教室的小花浇过水!”孩子们的分享稚嫩却真诚,现场充满温暖的氛围。而在“爱心树”创作环节,孩子们更是发挥想象力,用彩笔在卡片上画出爱心、笑脸,写下简单的善意承诺,再把卡片贴到“爱心树”上。不一会儿,原本光秃秃的树干就“长满”了五彩斑斓的“树叶”,成为现场最亮眼的风景。
图为制作“爱心树”环节 瞿雨璇 供图
“以前觉得传承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远,这次实践让我明白,只要找对方法,传统文化也能变得‘接地气’。”队员张同学说,在和孩子们的互动中,他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新活力”——孩子们会主动问“凤凰为什么要救百鸟”,会模仿剧中角色的善良举动,这些都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几场演出下来,实践队的努力也收获了来自家长和社区的认可。林之语嘉园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又让他们学到了传统美德,希望以后能多来举办!”而对于实践队的队员们来说,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场文化传承的“修行”——他们用青春力量,让传统文化在童趣中“活”了起来,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文化担当。
(通讯员 瞿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