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育启梦团”非遗珐琅工坊:指尖燃梦,非遗时光瑰宝于匠心传承中绽放新光

作者:侯名涵 辛荣 刘江岚 来源:暑期社会实践
“智育启梦团”非遗珐琅工坊:指尖燃梦,非遗时光瑰宝于匠心传承中绽放新光
         当非遗珐琅工艺邂逅绿色智育理念,会碰撞出怎样独特的火花?7 月 12 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智育启梦团用一场别具匠心的非遗珐琅体验课,为学子们呈上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环保、创意与责任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非遗珐琅的多彩魅力与绿色智育的环保底色交相辉映。孩子们从生活各处收集而来的废弃金属边角料、易拉罐等,经过巧妙构思与精心裁剪,摇身一变成为制作珐琅的特色胎体。启梦团成员秒变“非遗传承新苗”,手持画笔,蘸取五彩釉料,在方寸之间勾勒、填色,让传统技艺在现代创意的滋养下绽放新颜。
课堂亮点频现:或精致细腻、或大气磅礴的珐琅图案,在孩子们指尖逐一成型。废弃金属胎体上,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寓意吉祥的纹样跃然其上;易拉罐打造的珐琅小摆件,独特的金属质感与缤纷色彩相得益彰。朱俊霖举着自己的珐琅作品,满脸自豪地说:“今天亲手创作珐琅,才领悟到非遗技艺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读懂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好处。”活动负责人介绍,这场非遗珐琅体验课,意在打破非遗与环保的 “次元壁”,让古老技艺在校园生根发芽,也让绿色智育理念融入非遗传承血脉。当学生们一点点将废弃物与非遗技艺相融,创造出兼具艺术美感与环保价值的作品时,“保护非遗、守护生态”便从理念升华为具体行动。
 
         随着非遗珐琅体验课的圆满落幕,智育启梦团用这场满含温度与深度的手工实践,为非遗技艺注入青春活力,播撒下绿色文化创意的种子。当传统非遗遇上绿色智育,废弃物不只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开启可持续未来的一把钥匙,每一幅珐琅作品,都是学子们对非遗文化敬畏与对生态保护热忱的有力见证。
 
发布时间:2025-07-13 阅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在铁轨上淬炼锋芒 —— 智测先锋团队信阳实践记
  • 跨校携手探非遗 匠心传承谱新篇
  • 跨校携手探非遗 匠心传承谱新篇
  • 近日,计算机工程学院与苏州工学院实践团赴宿迁泗洪半城镇开展非遗研学活动。学子们探访文化场馆溯源洪泽湖渔鼓与刻纸门花发展脉络,在
  • 07-13
  • 探访革命根据地,传承红色血脉:“烛光”在行动
  • 湖医药“只此青绿”实践队:粘土艺术里的护水医学课
  • 青绿实践护水脉,滤器传知润童心
  • 青绿实践护水脉,滤器传知润童心
  • 7月5日,湖北医药学院“只此青绿”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十堰市茅箭区北京小镇社区开展环保实践活动。活动通过“科普+实践+创意”模式,以数
  • 07-13
  • 踏访非遗故地 ——"儿童教育帮扶团"小马灯调研
  • 思政赋能双向成长:高校实践团的垃圾分类育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