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育启梦团”非遗珐琅工坊:指尖燃梦,非遗时光瑰宝于匠心传承中绽放新光
当非遗珐琅工艺邂逅绿色智育理念,会碰撞出怎样独特的火花?7 月 12 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智育启梦团用一场别具匠心的非遗珐琅体验课,为学子们呈上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环保、创意与责任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非遗珐琅的多彩魅力与绿色智育的环保底色交相辉映。孩子们从生活各处收集而来的废弃金属边角料、易拉罐等,经过巧妙构思与精心裁剪,摇身一变成为制作珐琅的特色胎体。启梦团成员秒变“非遗传承新苗”,手持画笔,蘸取五彩釉料,在方寸之间勾勒、填色,让传统技艺在现代创意的滋养下绽放新颜。
课堂亮点频现:或精致细腻、或大气磅礴的珐琅图案,在孩子们指尖逐一成型。废弃金属胎体上,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寓意吉祥的纹样跃然其上;易拉罐打造的珐琅小摆件,独特的金属质感与缤纷色彩相得益彰。朱俊霖举着自己的珐琅作品,满脸自豪地说:“今天亲手创作珐琅,才领悟到非遗技艺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读懂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好处。”活动负责人介绍,这场非遗珐琅体验课,意在打破非遗与环保的 “次元壁”,让古老技艺在校园生根发芽,也让绿色智育理念融入非遗传承血脉。当学生们一点点将废弃物与非遗技艺相融,创造出兼具艺术美感与环保价值的作品时,“保护非遗、守护生态”便从理念升华为具体行动。
随着非遗珐琅体验课的圆满落幕,智育启梦团用这场满含温度与深度的手工实践,为非遗技艺注入青春活力,播撒下绿色文化创意的种子。当传统非遗遇上绿色智育,废弃物不只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开启可持续未来的一把钥匙,每一幅珐琅作品,都是学子们对非遗文化敬畏与对生态保护热忱的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