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采访:师生共同探索劳动教育的“山大模式”云采访:师生共同探索劳动教育的“山大模式”

作者:山东大学 周长瑞 来源:山东大学
云采访:师生共同探索劳动教育的“山大模式”
劳动出真知,劳动长本领。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指示精神,2022年8月4日到8月13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高校劳育课程建设小蜜蜂调研团对参与学校劳动教育建设的师生们进行了采访,深入了解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探索具有山大特色的劳动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
基地建设:从废弃试验田到绿色小农场
8月10日,实践团队采访到了后勤保障部的延宏。2021年4月29日,延宏作为副院长参与了“三全育人”实践基地“新心向荣”小农场的建设。
“本来这个地方是生命学院的试验田,废弃之后逐渐堆满垃圾,长满杂草,非常荒乱,我们就想可以把这一片打造成一个能让学生种点啥,干些农活的地方,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我当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回忆起农场建立的初衷,延宏感慨不已。她告诉实践队员,在师生们的大力支持下,建农场的想法很快变成了现实。“当时我和其他老师一块儿合作把原来的荒地翻新并且扩大了,差不多翻新了好几十厘米,之后又换了土,还专门弄来了无公害的牛粪增加土地肥力。我们还专门找了农科院的老师请教如何种这些地,他们给我们提供了种子以及农作物的幼苗。于是这个小农场就正式建了起来。”
谈及小农场的未来规划,延宏表示,除了种地、浇水、拔草这些农作实践之外,小农场还会结合参与学生的专业,拓展更多类型的活动。同时学校会依托基地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逐步建成有载体、有组织、有体系、有价值的劳动教育体系。
接力奋斗:从参与者到引领者
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师生合力,接力奋斗的结果。在实践团队的采访对象中,有这样一位青年,他在本科时期经历了“新心向荣”农场建设的全过程。如今,他已成为一名辅导员,他的身份也从农场建设的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带领着更多同学们继续为农场建设添砖加瓦。
8月14日,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万钊廷接受实践团队云采访时提到,在小农场建设之初,他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率先参与到了小农场的开荒、播种、收获过程中。由于在城市中长大,没有耕作土地的经历,他对这样一种新鲜的体验充满热情。但随着新鲜感慢慢退去,他逐渐感受到浇水、除草繁琐与辛劳。“地块虽然不大,工作量也不多。但是每次一弯下腰来干,就会汗流浃背,通过劳动,我真切感受到了我们的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在被问及成为辅导员后较此前对在农场开展劳动教育的新看法时,万钊廷表示,成为辅导员后,除了带着同学们一起劳动,他开始思考一个更深的问题: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经过一番探索,万钊廷总结出,“新心向荣”小农场的特色就在于“一育带五育”的创新育人方式:首先,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从而养成节约粮食、尊重劳动的美德,这是德;对于劳动经历少的学生而言,如何更快更好养成作物,如何更高效率运维小农场,这不仅需要努力,更需要知识和思考,这是智;劳动能够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这是体;将各专业知识融入小农场的劳动活动中,创造性产出一系列的文艺性原创作品,这是美。一育带五育,最终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组合效应,让劳动变成一种习惯,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模式探索:从《劳动青年说》到“山大模式”
为进一步推进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2022年7月5日到8日,山东大学面向各学院劳动委员开设了《劳动青年说》这门课程。因此,实践团队采访了《劳动青年说》主讲老师翁祥栋。
翁祥栋向实践团队成员介绍了目前山东大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她表示,目前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大致可以概括为“三步走”:一是转化一批现有的、学院里面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二是依托思政课程,把劳动教育的因素融入进去成为劳动教育课程;三是建立一批全新的,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课程,《劳动青年说》就是这一步的一次尝试。
“这一次我们课程面向的是院级的劳动委员,”翁祥栋进一步说道。“由于疫情的影响,有一批同学不得不线上参与课程,未能参加到企业走访的线下实践中去,这让课程的目标效果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总体而言,仍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在被问及课程为何仅面向劳动委员开展时,翁祥栋表示,学校设置了劳动委员,希望先建立起一个队伍来,接着让这个队伍能够发挥作用,带领班级甚至整个学院里的同学开展劳动教育。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梦琳参与了《劳动青年说》这门课程,她在接受实践团队采访时谈到,参与学习前,作为劳动委员她已经组织过大大小小的劳动教育活动,不过大都停留在实践的层面;参加这次学习后,她认识到,教育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如果只有劳动,没有教育,那就不能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由此她总结出“先教育再劳动才是正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关键”的经验。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本科生董国欣对此也深有感触。董国欣谈到,劳动教育是生活技能的提升,更是价值观念的塑造。此外,董国欣表示通过线下到企业的走访,她也了解到新时代的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了解到劳动法,这些使她对劳动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通过这次主题采访,实践团队对山东大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有了更细致全面的了解,对劳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采访结束后,实践团队整理完成了《山东大学劳动教育主题采访手记》。同时在老师的建议对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整理完成了《劳动教育文献综述》。下一步,实践团队将与高校有关部门展开沟通合作,继续参与到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丰富劳动教育活动类型中去。
文|周长瑞
 
发布时间:2022-08-17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大学生新闻推荐
  • 音戏双响,文化传承
  • 三下乡
  • 三下乡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关于留守儿童的心得体会
  • 08-13
  • 城市烟火气回归 小店经济日渐“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