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级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10212适用年级:2017级负责人:胥胜林制订时间:2016年10月专业系审核:蒋跃其教务处审核:黄建华教学院长审批:符文文审批时间:2016年10月15日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团队

项目组长:

胥胜林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

项目副组长:

郭武中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项目组成员:

龚亚亮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吴范清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系统分析师姜宁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夏维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柴中奎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叶焕豪中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焕喜岳阳汇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目录

一、专业名称......................................................1二、入学要求......................................................1三、培养目标......................................................1四、职业范围......................................................11、就业岗位.......................................................12、拓展岗位.......................................................1五、人才培养规格..................................................2(1)素质要求.....................................................2(2)知识要求.....................................................2(3)能力要求.....................................................2六、主要职业资格证书..............................................3七、毕业基本要求..................................................3八、课程结构......................................................3九、教学进程安排..................................................5十、主干专业课程设置要求..........................................7(一)专业基础课..................................................71、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72、HTML5开发基础.................................................73、C语言程序设计.................................................8(二)专业核心课..................................................91、JAVA程序设计..................................................92、WEB应用开发技术...............................................103、安卓开发基础..................................................114、数据库技术....................................................125、C#程序设计....................................................136、安卓高级开发..................................................147、安卓游戏开发..................................................158、ASP.NET动态网站设计..........................................16

(三)、专业课程体系设计...........................................17十一、课时与学分分配表...........................................20十二、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21十三、专业技能综合考核基本要求...................................21十四、教学实施建议...............................................22(一)教学组织形式...............................................22(二)主要教学方法...............................................234、“企业标准化”教学内容改革.....................................24十五、教学评价建议...............................................29(一)评价方法多样...............................................30(二)评价主体多元...............................................30(三)课程考核体系...............................................30十六、师资配置...................................................31十七、实习实训环境...............................................311、校内实训室....................................................312、校外实训基地..................................................32十八、教学管理制度...............................................32(一)树立教学中心地位...........................................32(二)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与运行.....................................32(三)常规教学管理制度...........................................33(四)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执行.................................33(五)教学档案收集与整理.........................................33(六)顶岗实习管理...............................................34(七)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34十九、2017级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说明.................35(一)制订依据...................................................35(二)设计思路...................................................35(三)制订内容...................................................36

一、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610212

专业名称:移动应用开发

二、入学要求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以上学历者2、学制:全日制学历教育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项目工程经验为指导,强化实战技能,通过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工作任务而展开整个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各类企业对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适应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领域的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业界主流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与开发技能,具有软件项目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开发中小规模移动应用程序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范围

1、就业岗位

表1: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就业岗位

2、拓展岗位

五、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具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具备团结协助的精神;

具备专业技术文档编写与表达的能力;(2)知识要求

具备基本的IT编程知识与技巧,具有应用型软件工程师的基本技能。

掌握Java语言的设计与编写代码能力,并具备深入学习的自我学习能力与驾驭能力。掌握数据库管理技术,具备数据库设计能力。

掌握Android开发移动互联网技术,具有扎实的职业竞争能力。

具备基础软件项目开发经验、规范的项目开发流程与规范的技术文档制作能力。(3)能力要求

能够进行JAVA程序的编写;能够进行安卓程序的开发;能够制作与维护WAP网站;能够进行数据库的基本管理;能够进行C语言、C#开发工具的编程;能够实现企业移动应用软件的管理与维护;

能够根据企业移动应用需求,设计移动开发解决方案并实施。

六、主要职业资格证书

七、毕业基本要求

(1)所修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的成绩全部合格。

(2)参加中国电子学会的移动开发工程师考试,至少取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3)参加半年顶岗实习并考核合格。

八、课程结构

说明:

1.本课程结构不包括军训、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入学教育和军训在正式开学前安排

为3周,毕业教育为1周。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38周(含复习考试与机动周),累计假期14周。1周一般为30学时,周一至周四为全天至少六课时,周五全天为四课时。第五学期为每天28课时,校内教学12周,校外顶岗实习7周,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

2.本专业三年总学时为3142学时(含复习考试周与机动周),其中公共课约826学

时,占26.3%;专业课约1174学时,占37.4%,其中校内生产性实训570学时,占专业课的48.5%;综合实践教学课程约476学时,占15%;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约476学时,占15%;选修课程约190学时,占6%。

3.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必修内容,综合实践教学课程为必选课。4.选修课程为任选课,学校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合理选择相

关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5

6

十、主干专业课程设置要求

(一)专业基础课1、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2、HTML5开发基础

3、C语言程序设计

(二)专业核心课1、JAVA程序设计

2、Web应用开发技术

3、安卓开发基础

4、数据库技术

5、C#程序设计

6、安卓高级开发

7、安卓游戏开发

8、ASP.NET动态网站设计

(三)、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1.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JAVA程序设计,安卓移动开发,网站的开发与维护,.NET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详见表3。

表3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2、课程体系设计

以项目为依据,以工学结合为途径构建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按“专业目标→企业岗位→典型项目”即专业培养目标、企业职业岗位和岗位典型项目一体化构建“双体系、双能力、四阶段”的“晋级式”课程体系。

以中小型网络、园区网络、企业网络为技术主线展开“晋级式”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开发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网站和在线系统”的能力,并使学生逐步达到考取初级、中级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的水平。

“双体系”是指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包含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两个体系。“理论体系”由专业支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构成,涵盖了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学生拥有网络技术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可持续性,提供了理论保障。“实践体系”包括单项技能实训、课程实训、项目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开发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网站和在线系统”的能力。这两个体系在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中,交替进行,相互融合。

“双能力”是指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围绕着“开发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网站和在线系统”能力的培养。将与真实工作岗位(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网站开发人员)对应的典型项目,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内容,贯穿于第一至第五学期之中,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阶段”是指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分四个阶段。将单项实训(每学期各工作任务实训)、课程实训(每学期末1-2周)、综合实训(第三学期和第五学期末)和顶岗实习(第六学期)整体规划,完成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将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企业实际项目的真实工作内容、企业项目开发真实流程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工程思想的建立。

专业课程的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形成有效的支撑。突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内实践环节和课外开放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体化。职业(移动应用开发、网站设计与开发)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职业必备的专业技术技能,强调以实用为主,突出可操作性、应用性。

3、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十一、课时与学分分配表

十二、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十三、专业技能综合考核基本要求

按照行业通用规范和要求,考核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算法分析、移动应用开发、企业网站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管理与操作等专业能力,同时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的职业素

养进行综合评价。技能抽查内容包括移动应用开发、企业网站设计模块,每个模块20个项目。要求学生能按照企业移动应用开发的操作规范和基本要求独立完成,并体现良好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

十四、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形式

1.基本的教学环节

公共课教学基本环节是:课前预习(包括明确问题和任务,检索、收集信息)→教师讲授→师生互动→考核评价。

专业课教学基本环节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六步法”组织教学。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要点穿插到各个训练项目中进行学习和训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使其有效地掌握完成工作过程必须的知识,必备的技能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六步骤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步,明确项目任务,提供相关学习资源。

第二步,分别收集整理开发方案的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确定开发计划。第三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确定开发方案。第四步,按照既定的开发方案实施,记录实施过程的现象和数据。第五步,按照评价标准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第六步,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部分专业课程也可以采用“作品呈现→作品实现→作品检验→作品评价”的“四步骤”组织教学。

2.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采用班级授课、分组教学、小组讨论、校外实践、专题讲座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JAVA程序设计、安卓开发基础、安卓高级开发、安卓游戏开发、数据库技术、动态网站设计等基本能力课程和典型企业网络工作任务等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可以在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性能评价等阶段采用班级集中授课形式明确项目任务要求、提供相关资源、

讲解并讨论相关知识、讨论小组方案、点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思总结;而在实施、检查等阶段,可以采用分组教学形式,通过操作演示、分组指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1)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设置课程和教学环节,突出“核心课程+教学项目”基本思路,把核心能力参照网络管理过程要求进行划分,针对分析、设计、实施和检验等四个核心点,每一核心点都有对应的“核心课程”,每一核心课程又由若干“教学项目”支持教学开展,通过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来进行评价,文化基础课程作为整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平台。

(2)提出理论为实践服务,在“做中学”的理实教学一体化思路。在课时和项目上实行交错安排,项目的设立有助于学校根据当地情况在教学指导方案的框架下进行内容选择与组合。积极组织和严格推行“双证制”,以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来培训和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二)主要教学方法

1.专业课主要教学方法

专业课程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灵活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讲授法、引导文法、讨论法、演示法、模拟教学、仿真实训、实操法、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整的项目实施过程,使学生体验从项目分析到实施、评价的整个过程,学习掌握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要求从企业生产实际中选择项目载体、提炼学习任务,并通过与现场教学、讲授法、讨论法等其它方法的结合,提升教学效果。以各项目或单元设置明确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通过任务完成过程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2)引导文法。引导学生对照引导文,查阅技术资料、相互讨论、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行动策划能力。

(3)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应案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解决产品加工、检测和质量控制等问题的整个过程,并获得完成类似任务的直接经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4)分组讨论法。促使学生制定出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促进专业知识的建构和分享,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5)角色扮演法。在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分析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进行产品加工、检测、项目评价的过程中,体验操作者、检验员、编程员等不同角色的工作内容、要求和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责任感。

(6)仿真实训法。通过计算机虚拟加工环境,结合项目任务进行编程和仿真加工,突破硬件设备限制,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

2.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指导方法

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主要以分组教学、个别指导和校外实践的方式实施。由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及社会实践任务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现场指导等方式提供个别化的指导,督促学生完成相应任务,锻炼实践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3.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学习空间等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与各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1)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

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各种图片、动画、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教学内容更易理解和掌握。

(2)网络平台的使用

把课程学习资料电子化,并建设网络课程,让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

(3)电子图书的利用

通过图书馆电子图书库收藏的各类标准、技术手册、文献等电子图书,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资料查阅来源,可以得到迅速地利用。

(4)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

利用QQ、手机微信、电子邮件等手段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课外交流和辅导答疑,及时传递教学信息、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4、“企业标准化”教学内容改革

以职业能力需求为中心,以教学做合一为设计的指导原则,对核心课程实施课程改革。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邀请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核心专业课程,以现主要课程的课程标准与教学改革建设为契机,辐射带动本专业其他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校内网络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做到三个“无缝对接”,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教学与工程技术应用对接、学生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需求对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把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做到“对证施教、对岗施教、因材施教”。

(1)贴近行业企业需求

以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为原则,选取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引入相关培训机构的安卓移动开发的课程内容,并融入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先后编写了《JAVA程序设计》、《安卓开发基础》、《安卓高级开发》等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以安卓移动开发、企业网站开发为技术主线展开“晋级式”的人才培养。

例如:在《安卓开发基础》的教学中,将其分为控件及布局、消息传递、数据存储、综合项目等情景,每一个情景又划分为若干项目,如控件及布局又分为基本控件、高级控件、线性布局、相对布局、碎片布局等,这些项目又是由若干教学设计单元,也就是最小教学设计单位(课堂90分钟、课外可弹性化)。分为课程、情景、项目、教学设计单元4个级别,即四个级别的教学层面。

(2)贴近人才市场需求

通过安卓培训机构牢牢把握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市场需求,适时补充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内容安排,适应对移动开发和网站开发人才的技术需要。同时,根据目前就业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高职学生的基础及教学实践情况,将《C#程序设计》、《ASP.NET动态网站开发》等课程。一方面抓住人才市场对移动应用开发方向人才需求的机遇,另一方面又抓住人才市场对.NET方向人才需求的机遇,使得专业强化程序开发能力培养的思路得以更好的体现。

(3)贴近职业技能需求

课程内容选取紧跟行业技术发展,着力当前主流技术的新技术讲解。将来自企业工程实践的项目引入教学,教与学围绕做展开,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完成职业技能的培养。如《JAVA程序设计》,打破原有知识体系,按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设置为6个学习情境,12个项目。通过项目提出问题、引导进行项目分析、将理论知识分散到各项目中,知识的学

习紧扣项目要求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最终完成项目实现,并适当拓展知识。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完成学习,掌握相关技能。

5、教学方法和手段

(1)“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

推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针对高职教育目标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将从企业、公司选取难易度适中的项目,加以分解、序化,兼顾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项目为导向,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分项目组学习,按照工作流程,合作完成一个小型项目。教师是项目引导者、评价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项目设计者、完成者,起主体作用。“教”就是教师布置要完成的项目,讲授项目需要的知识点,演示操作过程;“学”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项目设计需要的知识、技能,并适当练习操作;“做”就是学生分小组实施项目设计,角色扮演,组长、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共同合作完成整个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将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项目完成,学生提交项目,教师点评、考核,通过点评,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举一反三。

以《ASP.NET动态网站设计》中的网站项目开发为例,我们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以中小型网站建设项目为载体,从简单到复杂,重构“以网站开发能力为核心”的技能型课程体系。以某网站项目贯穿始终,面向网站开发人员岗位设置课程内容。将网站规划与制作流程、网站的色彩与布局、网页的基本编辑、HTML语言的编写、层叠样式表的应用、框架与表格网页布局设计、数据库操作、ASP.NET代码编写等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所有教学内容符合岗位需求。

(2)“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专业课程的教学全部实现了多媒体和实训室教学,依托学院数字化资源和网络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全方位的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目标,提倡“教无定法”。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倡导“教、学、做”一体教学法,并辅助于“项目导向法”、“实景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效果良好。

A)“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法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网络专业依托校内网络实训室,遵循“技能是学和练而不是教出来”

的理念,一改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再去做实训的教学老套路,以项目为引导,教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讲授,形成师生交流互动新模式,完成学生技能训练。教师理论讲授中穿插技能演示,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模仿、强化密不可分,从而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及时熟悉并掌握所学技能,最大限度发挥实训室的服务教学功效。

在《ASP.NET程序设计》教学中,将“留言板”、“在线考试系统”等作为项目,学生亲自了解软件需求,亲自进行软件架构,以开发项目作品为目标,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团队合作精神,实现教学做统一。

B)“项目导向法”教学法

将原理、实训、项目融为一体,并贯穿于课程的“教、学、做”之中。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掌握课程核心知识和技能。在网络组建类课程根据任务项目的大小,教学中采取不同的程序和方法:

如“湖南旅游助手”等项目的选取,遵循小而精的原则,体现专业核心知识点和技术点,融入技术背景分析,教学中可采取实例引入、预备知识、实例演示、实训操作、实训评价、总结提高等步骤完成。

而“仿微信通信软件”等这类典型实用的工程项目,难易适中,覆盖面,从简单到复杂,可采取项目筛选、项目分析、学生开发、项目实施、成果评价、总结考核等步骤完成。

类似于“学生成绩管理APP”等这类典型实用的工程项目;覆盖面全,技术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全方位考核;体现方案设计能力、方案销售能力的项目,则可采取项目调研、项目分析、项目开发、项目实施、成果评价、总结考核等步骤。

(3)恰当选取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对课程建设和对学生学习效果鉴定的重要方式,课程分为考试、考查两种形式,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将平时成绩记入总评成绩。采取“学习过程+职业态度+行动结果”为主导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及行业标准为评价依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A)过程性、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在项目的完成过程

中进行相应的过程考核;某一个大模块结束或期末时进行终结性考核,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B)理论、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以便指导实

际操作;实际操作有助于基本原理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既懂理论,更会实践操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C)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考核相结合: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时,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

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促使学生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达到职业标准,并且适合企业文化。

6、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完善修订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实训指导、教学课件、学习评价、理论题库、操作题库等专业资源库,实现开放共享。

(1)教材建设

首先,选用的教材内容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体现学科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其次,选用的教材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适用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我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根据学院对教材的管理规定,专业核心课程全部选用高职高专国家规划教材或企业参与编写的教材。以“项目导向”或“任务驱动式”的具有软件技术职业特色的实训指导书作为校本教材,满足教学需要。

(2)网络资源库建设

充分利用学院网络与大学城网站的条件,将提供的资源共享,实现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内容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电子教案、CAI课件、考核试题等。通过网站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校园网上的资源和大学城网站,实现教师同行、师生之间交流互动。

(3)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建设

师生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建设,进行技术交流和顶岗实习联系。该系统本着服务管理、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宗旨,由企业导师子系统、校内指导教师子系统和学生子系统等组成。

7、“四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形成具有特色的“四阶段”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以能力为中心”强化实践教学的职业教育特点,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四阶段”实践教学体系由单项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构成。将实训教程的实训项目贯穿于教学之中,制定详细的实训计划、实

训指导书、实训任务单,每个教学班每次实训都安排1-2名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各门实训课均有考核指标和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上机报告、项目方案、项目答辩课件、毕业实习报告等。

⑴单项实训,是最基础的实践环节,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是学习领域框架内相对独立的工作场景。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应用环境结合起来。

⑵课程实训,在单元课程内容结束后开设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按照技能指标整合多个课程的单项实训为一体。项目实训必须在接近或达到职业活动环境氛围中进行,强调的是与岗位对接的独立技能指标。

⑶综合实训,它以应用为目的,体现学生的综合技能。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参加实际工作奠定基础。把课程内容综合运用到设计中,起到巩固深化,扩展及融会贯通的作用。

⑷顶岗实习,实施工学结合能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系统了解软件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提高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在实习中不仅掌握了实践经验,而且积累了社会经验和岗位经验,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期,,实现人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加强与软件培训机构的合作,通过真实的工作项目,采用“三真实”(真实的企业环境、真空的工作流程、真实的工作内容)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安卓开发工程师培训体系融入教学,实现了把企业引入校园,项目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创新机制。十五、教学评价建议

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学生的评价要多维度、多方面进行,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找到学生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逐步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方法。取消过去传统的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体,终端评价为标尺的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如: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方式方法。专业课程的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占总成绩50%,期末考核分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占50%。

对每门课程以及课程的每个训练项目,都要对学生进行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的评定。评定方式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多方评价,分别占成绩的30%、30%和40%。每次评定内

容包括:知识目标的考核,考核方法可灵活多样,如平时作业、课堂练习、小测验及期末考试;能力目标的考核,尽可能采用技能考核形式。课程最终评价结果由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得出。

(一)评价方法多样

实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教师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进行单项评价。每门课程的学业评价结论根据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果综合得出,其过程评价包括学习态度、职业素养和作品质量,并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方评价;结果评价以作品评价为主,根据作品质量标准打分。评价指标应兼顾知识、技能、情感、素质等方面,具体评价方法应根据课程特点灵活应用,如提问、答辩、笔试或实践操作等。

(二)评价主体多元

学校和专业要成立学生、教师、用人单位、媒体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结合就业率、技能抽查结果、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反馈等结果,形成多元开放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课程评价上也要改革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学习效果,并促使学生不断反思、改进学习,有效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逐步建立以学生作品为核心的评价方法,课程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过程表现、作品质量、职业素养、协作沟通等多个方面。但应以作品为核心,真实反映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课程考核体系

按照行业通用规范和要求,对照国家或行业职业标准,以及职业资格证要求,开展专业技能综合考核。引导学生参加移动开发、网站开发等职业资格证考试,推行“双证书”制。同时还应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技能考核内容包括移动开发、网站开发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含20个实训项目。要求学生能按照企业软件开发的流程和需求分析,独立完成软件产品的开发,并体现良好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

技能考核工作由省教育厅相关组织机构组织。被测学生在抽查前自行选择抽考模块,抽查时在所选模块的项目中随机抽取一个,要求被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个人独立完成。

十六、师资配置

几年来,在学院、系部的总体规划,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建成了一支深受学生喜爱的“双师化”的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教学和行业技术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校内教师具有双师素质结构,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全部为双师素质教师,具有网络行业工程师认证、软件类资格证书或企业经历;整个团队由校企双师共同组成,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实施,为学生授课,指导实训。教学团队年龄、职称结构合理,高学历、丰富的企业经历,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梯队结构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

专业顾问:1人(高级工程师)。

专业负责人:1人(讲师、软件设计师、中石化计算机工程师)。

校外专业带头人:1人(高级工程师)。

学院骨干教师:4人。

企业兼职教师:3人(高级工程师)。

省级科研课题主要参与人:2人。

院级课程标准项目负责人:3人。

表4: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教师团队

十七、实习实训环境

1、校内实训室

日常教学经费能保证正常教学,建立了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室。学院每年投入必要的专业

建设专项经费,以下是近年来与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的校内实训基础建设情况:2、校外实训基地

在校外实训基地2个,分别是长炼信息技术管理中心、岳阳汇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十八、教学管理制度

(一)树立教学中心地位

教学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学校其他各项管理工作都要服务和服从于教学工作,为教学第一线服务,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原则实施教学管理,健全教学工作的领导体制。学校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常规性工作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主持。落实责任人、履行工作职责、保障教学经费、开展教学工作。

(二)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与运行

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充分发挥教学管理部门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职能作用,建立协调的工作关系。

1.建立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熟悉教学工作、有经验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在校长领导下,研究和决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2.教务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代表学校主管全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履行下达教学任务,落实管理职责,实施指导、协调、服务、评价等基本职能。

3.教研室是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其主要任务是按教学计划规定实施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及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三)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制订与实施、教学进程表、课堂教学管理、教学人员工作安排表、课程表管理及调课制度、教学日志管理办法、教材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育研究工作管理制度、听课制度、教学会议制度及计划总结制度等。

完整的实施性专业教学方案应包括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训教学课程标准、课程授课计划、授课教案、授课电子课件、课堂教学管理文件、实训实习指导书等。各种教学文件应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四)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执行

1.学校应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

2.学校可对核心课程标准进行二次开发,主要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训练项目),收集整理教学案例。

3.学校对学生选择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网站开发人员两个岗位能力模块,按照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相应岗位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应该达到毕业的基本要求。

4.学校应根据制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与考核。

(五)教学档案收集与整理

教学档案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文献材料。加强教学档案管理,收集整理并逐年积累教学资料和教学档案,为学校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数据,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按档案管理有关要求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档案实行分级管理,教务处应安排专人负责,按年度分类管理、编目造册及归档;积极推行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建立档案查阅制度,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教学档案的范围包括:

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政策性、指导性教学文件及有关规定;

2.学校制订的各项教学文件和教学规章制度;

3.教学基本建设的各种规划和计划、师资培训计划和实施情况、教育资源(含教学设施及仪器设备等)统计材料;

4.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的学期(或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

5.校历、教学进程表、总课表、考表、教师任课通知书及课程表、学期授课计划、课程教学总结、实习(实训)计划及总结等;

6.学生花名册、学生注册统计、新生复查情况、学籍变动情况、学生学业成绩、学生

成绩统计分析、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毕业资格审核等材料;

7.教学研究计划、行业(或区域)经济教育调研报告与资料、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及总结、典型经验材料和教学研究刊物、学报、简报等;

8.使用教材目录、自编教材(或讲义)、教学参考资料、参加全国或全省统编教材印本、实习(实训)指导书、习题集、试题库(试卷库)、试卷分析以及各种声像资料等;

9.教师业务档案,包括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教案及教学工作小结、教师考核资料、教学工作和工作量统计表、论文论著及成果、进修(培训)登记及考核材料等;

10.教学检查统计分析材料、教学工作评价(估)材料、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材料、教学工作会议纪要、教学管理成果及各种奖惩材料等;

11.其它有必要立档的教学文件和资料。

(六)顶岗实习管理

1.学校应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及湖南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制订本校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

2.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位。

3.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应有《顶岗实习日志》、考核记录和顶岗实习鉴定表。

4.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

5.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顶岗实习是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项目,从中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顶岗实习考核采用企业指导教师考核与校内指导教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企业指导教师考核占总成绩的50%,校内指导教师考核占总成绩的50%。企业指导教师考核以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表现20%,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20%,成果质量60%三个方面进行考核。校内指导老师考核以实习报告、平时的辅导(电话、网络、走访)、实习答辩三方面进行考核。

(七)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完善教学各环节的规章制度,建立督导体系。制定保障日常教学运行的制度,加强教学督导,强化过程管理,形成自己的管理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保障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十九、2017级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说明

(一)制订依据

1.根据《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修订201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进行2017级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2.根据移动应用开发人才需求调研过程中用人单位或相关企业提供的建议。

3.根据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改革进程,综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专业建设动态调整论证会的专家意见。

(二)设计思路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专业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原则上参照《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公共基础课设置方案(试行)》执行,在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创业意识等职业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以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为目标,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和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深化产教融合。

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等方面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具体任务要求。充分利用社会办学资源,创新实习及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使教学模式与工学结合的要求全面接轨。

3.服务需求、就业导向。

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开展之初,应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深入行业企业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及时把握社会、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按照行业及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准确定位。真正做到专业对接产业,并据此作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起点,使人才培养方案既具有学校特色同时又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4.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

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认真进行职业岗位分析,优化课程结构,深化教学改革,扎实做好专业课程开发和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相互脱节、机械重复的情况。对于同类专业间的共同课程,要加强内容和体系上的协调。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制订内容

1.培养目标及职业范围的制订。

根据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明确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和拓展岗位,确立了就业岗位为移动开发工程师、网页制作员、程序设计人员等。使人才培养既具有学校特色同时又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人才培养规格的修订。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道德品质教育放在第一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文化基础教育。

(1)注重思想政治与科学文化。德育教育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德育教育。

(2)岗位核心能力对接岗位能力。本着够用实用,满足企业需求原则,从移动开发工程师、网页制作员岗位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核心能力,确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规格。

(3)职业拓展提升素养与专业发展的能力。

3.课程结构及学时分配。

根据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和学校的关于课时安排调整指导意见,修订后的方案中关于课程结构及学时分配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主要包括:

(1)公共课及安排的课时,符合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2)专业课程,按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开设课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3)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大于理论课时,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4)加强素质教育,开设了《公共艺术》和《社会实践》课程。

(5)专业课程本着够用、实用原则,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专业核心课程对应核心岗位能力,按课程一体化教学+技能综合实训的结构。

4.主干课程及课程目标的设置。

对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设计。

(1)课程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设计课程目标。

(2)主要内容。本着够用、实用和课时,适当优化课程内容,开发校本教材。

(3)教学建议。从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模式进行设计。

5.增加专业技能综合考核要求。

以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分移动应用开发、网站设计二个项目考核学生完成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技能,同时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职业素养进

行评价。

6.教学实施建议

通过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师资培养计划,以学生为中心,按任务+岗位教学模式的得到进一步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按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以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法进一步实施。

7.教学评价

实施“三级考核方案”,加强实训操作考核。

8.师资配置。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从总体要求、专职教师数量与要求,兼职教师聘请与管理三个方面对本专业师资配置进行了设计。
时间:2022-06-23 作者:湖北大学生网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关注:
大学生活规划推荐
  • 20xx级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本专业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项目工程经验为指导,强化实战技能,通过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工作任务
  • 06-23
  •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 为落实《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大幅度提升教师队
  • 06-23
  • 个人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 个人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也大为增长,经济危机过后经济复苏,所以我对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是乐观的。
  • 06-23
  •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本专业根据社会对人才新的需求,将按照“创意与技能并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的思路,以创新艺术设计类专业“工学结合”的
  • 06-23
  • 职业生涯规划与性格类型剖析
  • 职业涯规生划与格性类剖析型行为日久 成惯习,习惯日成久性,格性格人生。定本文阐六述性种 类型及格组合对其职业划规的响影希望,生对
  • 06-22
  • 相信自己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
  • 相信自己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
  • 在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美丽的天鹅原来只是一只丑小鸭'当它刚刚破壳而出的时候,生得十分瘦小,那些自以为是的鸭子根本瞧不起它
  • 06-22
  • 八年级地方课程年度教学计划
  • 为了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地方课程,达到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互补的目的,现将八年级地方课程的年度教学计划设计如下
  • 06-22
  • 电子二职业生涯规划期末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