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为灯,照亮乡村振兴

作者:杜蕊羽 来源:南京工程学院
茶文化丰富隽永,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内涵,在茶的发展史中,武夷山不可忽视,武夷山物华天宝,历史久远,茶资源优势明显,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组建了“一片叶子的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体会茶文化,对制茶工艺进行学习,同时,充分了解当地产业结构以及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变化与效果,并通过后期宣传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武夷山岩茶及其产业发展背后的乡村振兴故事。
体验制茶工艺。我们来到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和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感受“一片叶子”到“一杯好茶”的悠然婉转。首先,茶叶收获的第一步,要求茶青的新梢芽叶发育较成熟,采摘标准为开面三、无叶面水、无破损、无虫害、新鲜、均匀一致;谓之“采摘”。之后则是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收,使鲜叶脱去部分水分,并促使叶内化学成分变化的工序;谓之“萎凋”。下面一道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影响毛茶等级、决定茶叶质量高低和风格的关键工艺;谓之“做青”。而紧接着的“杀青”则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酶物质的活性,为后道揉捻程序提供基础条件。“揉捻”,顾名思义,将茶叶揉出茶汁、揉成条索,使茶叶具备壮结外形,是形成武夷岩茶干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高温使茶叶快速失去水分,补充杀青不足,紧结条索,挥发和固定香气,稳定品质、使茶叶易于储存而不易受损的工序则是“烘焙”。在对制茶工艺进行了解、体验后,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了武夷星茶叶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武夷岩茶的发展史及其在助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生态茶园调研。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青山披翠,景色宜人,是武夷山岩茶中的上品“正岩茶”主产区之一。自2017年开始,科技特派员廖红教授团队与燕子窠生态茶园合作,尝试在茶园套种大豆、油菜,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为“绿肥”,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改变这片土地的除了科技的力量还有武夷山茶农师傅们的那份坚守,坚守着和自然共生,坚持着、保护着家乡的气候、环境、生态的初心。至今,武夷山生态茶园示范面积累计超3万亩,辐射面积超过30万亩,示范区减肥减药超过30%,减少水体磷污染超过60%,核心区达到无化肥、无农药生产,为稳定武夷岩茶品质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态种植管理整体解决方案。除了对燕子窠的生态方式及规划进一步了解外,成员们围绕产品品牌建设、文化旅游开发、乡村文化传播等开展调研,对相关人员的收入、待遇以及茶园、茶旅产业的真实运转情况进行询问了解。通过以上这些工作,我们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使这次调研最大程度的真实有效。
通过对乡村振兴实例的分析以及此次的调研,我们发现,武夷山茶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有其原因的。我们知道,要大力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其重点是要培育产业品牌,那么毫无疑问,有着悠久历史的武夷岩茶就可以成为这样背景下的一种产业代表。其次,人才和科技振兴是支撑,茶园对科技的引进与吸收,以及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在这时就发挥出了作用,适时地与科技结合,不仅提升了茶的品质,也使其有了更大的竞争力,这一点在武夷茶旅产业中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三点:文化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或是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么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
 
发布时间:2022-09-04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支教活动
  • 为响应党和国家“三下乡”的号召,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的决策部署,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
  •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