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危房知识,不忘红色基因

“回到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在郏县临沣寨开展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此次实践活动的学习,我也获得了许多心得和感悟。

此次活动开展了五天,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活动却是充实且有意义的:我了解到了临沣寨的红色文化,触摸到那些穿梭百年的古老建筑,看到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文物,不得不慨叹古人们绝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匠技。

我也体会到了当地的淳朴人情,并且很荣幸能听百岁老人诉说他们年轻时的风采和国家坎坷的发展,让我颇有感触的是,老人拉着我们的手,赞美我们的精神面貌和年轻风姿,并和我们说今天的幸福生活,可都是老一辈人用枪杆子换来的,如此的来之不易啊,年轻的我们不能浪费青春,蹉跎而过。

是啊,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传承红色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积极宣传红色精神,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把红色精神潜移默化成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和灵魂。也许是历史的机缘巧合,也许是历史的必然,红色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在中国一辈辈英雄儿女追求民族的独立,国家富强的壮丽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内容和魅力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所承载的红色精神也必将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更加壮丽的红色画卷。

在不忘红色基因的同时,有关危房改造的内容,我们也没有落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仔细的走访之后,我们也对寨里的危房进行了简单的案例分类和勘探测量。每一栋危房,它都是有温度的,那一条条裂纹,都是岁月遗留下来的印记。在那一刻,我也明白了临沣寨存在的意义,它是对过往祖国历程的一种见证,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也不能忘记文化传统和奋斗初心。

在走访的过程中,老人们对于危房改造问题都很激动,他们很高兴,他们说非常感激党和政府,他们还说,本以为脱贫攻坚只是一项假大空的形式,没想到真的落实到每一家每一户,每家贫困户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帮助。正如杜甫所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啊,老人们住了一辈子的危房,吃了一辈子的苦。大多数老人心里都对房子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他们眼里,房子是家,是温暖,是依靠,他们辛劳了一辈子,却最终也没能住上一间好房子,但老人们从来不敢有什么奢求:很多老人年轻的时候身体很好,但是一旦老人老了干不了活了,他们的身体很快就会垮掉,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没用了,不再被需要了。有时候,房子也许不会给贫困人家的生活直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房子是催化剂,是及时雨,是寒冬的一块煤炭。有了房子,对贫困户来说,他们就有了归属感,有了安全感,有了信心,有了对未来的希望。对这个社会来说,贫困会导致许多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有了房子,生活会变得好起来,人心会变得暖起来,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任务艰巨,但看到那一栋栋历史悠久的古建,看到老人硬朗的身体和灿烂的笑容,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如此值得!
时间:2022-06-19 作者:湖北大学生网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关注: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 普及危房知识,不忘红色基因
  • 普及危房知识,不忘红色基因
  • “回到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在郏县临沣寨开展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此次实践活动的学
  • 06-19
  • 阳光筑梦 蓄势待发
  • 本周洛阳师范学院阳光筑梦小分队依旧在为支教活动做着最后的前期准备工作,各小组内部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在不断完善本组的教学内容
  • 06-18
  • 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吧
  • 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吧
  • 6月15日是许昌学院“保护环境,绿色有我”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始社会实践的第三天, 我们是线上实践,所以是分开进行活动。
  • 06-15
  • 生命教育,守护成长
  •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护航计划——乡村教育守望”生命会心暑假社会实践队于6月9日开始陆续进行了线上培训工作。
  • 06-14
  • 保护环境,共创绿水青山
  • 保护环境,共创绿水青山
  • 6月14日是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共创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始社会实践的第二天, 夏天到了,太阳光好像在变魔术,一会儿照在树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