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灯舞:楚人崇凤的千年沉淀

作者:方心月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大学生网7月2日电 (通讯员 方心月) 为了全面学习了解非遗文化,让更多非遗走进大众视野。6月25日,启为创新团队前往十堰市郧阳区文化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灯舞展开调研。
郧阳凤凰灯的历史渊源
在过去,郧阳府城有句顺口溜:“西头的凤凰,南门的狮子”,说的是玩凤凰灯、拾妆、彩船等民间花灯,在郧阳府城西南一带的民间艺人扎制、表演功夫都是比较好的,这里位于水陆交通咽喉部位,贩夫走卒、商贾云集,住户都是有财力、有文化的家族,每年冬腊月,灯会的会首就各自召集会员和商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召集参加花灯表演的人员,准备春节花灯道具扎制的材料,开始扎制凤凰灯,划簸子、搓纸捻、染纸张、挤羽毛、扎制、绘画等分工明确,全部手工制作,在年前将凤凰灯道具扎制完毕。凤凰灯扎制和表演最出众的有盐店巷耿家、柴家巷柴家、小南门街汪家,这几家凤凰道具的扎制技艺和制作工艺大同小异,但所制作的凤凰灯却各有特色。盏盏龙灯连接起了古今”楚人崇凤“遗风的一道桥梁,如此具有多种类当地文化综合特性和汉民族文化特征的活化石,却只有史清老先生在守护与传承。老先生的孤独坚守令人唏嘘,其守护非遗的决心令人叹服。
凤凰于飞的奥秘
通过史清老先生的讲述,我们得知了,其主要材料便是竹子,通常会用竹篾做成它的骨架。而在之后的装贴工艺中,最开始凤凰灯采用的是皱纹纸,但经过代代传承后发现它并不耐久,淋雨后便不可再用,所以后来采用的是镭铯纸和彩色布料,它不仅结实耐用,而且看起来也华丽典雅。我想,这正是凤凰灯舞的一部分创新吧!制作了结实的凤凰灯,真正要让凤凰于飞,则还要经历:出巢,游园,寻花,梳羽,打盹,展翅,朝阳,回巢。这一系列故事般娓娓道来的过程,才得以呈现出凤凰灯舞的优美典雅,活灵活现。凤凰是爱静,爱牡丹,爱太阳的神鸟,凤凰追逐的是牡丹花。牡丹花被称之为“百花之王”,自古就被称为中国的国色天香,它蕴含着富贵、美好种种寓意。这是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昂扬向上的精神,都值得身为青年的我们去感悟,去内化。
 非遗老者诉衷肠
随着对凤凰灯舞的了解逐步深入,史清老先生也向我们分享了自己与凤凰灯舞的故事。史清老先生接触凤凰灯舞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从老先生十几岁开始,就跟着长辈学习这门技艺,如今已经接近40年了。这么多年以来,它不仅仅是史清老先生的个人爱好,作为郧阳区的一种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史清老先生也肩负着传承与发扬凤凰灯舞的责任。古文化的魅力,老先生的毅力,一盏凤凰灯,四十载风雨。值得更多人来了解,来学习。
 
发布时间:2023-07-26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