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春风化雨润桃李”支教团开展“纸飞机信箱”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叶艺凌 来源:“春风化雨润桃李”支教团
山东师范大学“春风化雨润桃李”支教团开展“纸飞机信箱”社会实践活动
       为加强南北方文化交流,增进乡村青少年乡土认同,6月24日至7月7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青少年爱心支教团深入乡村基层,开展“纸飞机信箱”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开拓山东省和福建省两条路线,分别前往济南市历城区神武小学和厦门市翔安区逸夫小学,在两所学校之间建立联系和纽带,实现南北方文化的对话与交融。
乡土认同,对话南北文化
       团队成员兵分两路,在济南市和厦门市同期开展“南北文化”课堂。“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一样吗?”团队成员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揭开了课堂的序幕。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有人说“南北方墙体厚度不同”,有人说“南北方饭菜口味不同”。团队成员充分肯定了孩子们的回答,并结合济南市和厦门市的风土人情,从气候、饮食、建筑风格等方面向孩子们介绍南北方各自的文化特色。在厦门市逸夫小学的课堂上,团队成员还结合在济南求学的亲身经历,将自己在北方生活的点点滴滴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他们对北方有更直观的认识。
     “天乌乌,欲落雨。阿公仔举锄头,巡水路。巡到一阵鱼仔虾仔欲娶某……”悠扬的唱诵声回荡在教学楼间,这是团队成员正在教孩子们唱诵闽南童谣《天乌乌》。方言俗语是南北文化的重要载体,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学习山东、福建两地的方言俗语,让孩子们在感受本土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对其他地域的语言也形成初步的了解。学习过抑扬顿挫的闽南语后,团队成员又向孩子们介绍亲切豪爽的山东方言,重点介绍了其倒装特点,孩子们纷纷举手进行造句示例,闽南语和山东话两种方言相互碰撞,让孩子们感受到汉民族共同语的丰富多彩。在“南北对话”课堂中,团队成员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学习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和共通之处,并由此对中国的乡土文化做出了梳理和总结。
小小信笺,遥寄真诚祝福
       了解过南北文化的特色后,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认识一下与自己相隔半个中国的朋友们。团队成员在两所学校之间开设“纸飞机信箱”,为孩子们分发信纸,让两地的孩子互相写信,通过书信交流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纸飞机信箱”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厦门市逸夫小学的孩子们首先为北方的孩子写信,他们在信中写下成长的烦恼、家乡的特色以及自己对彼此文化想要深入了解之处,随后,团队成员通过笔名匹配等方式,将信件寄到济南市神武小学,一对一地分发到北方孩子的手里,而北方孩子也郑重、真诚地给南方孩子回信,遥隔两地的祝福,就在半个中国的距离和孩子们稚嫩的笔触中绵绵传递。
     “我们北方春天很温暖,夏天很炎热,秋天很凉爽,冬天很寒冷,冬天还会下白白的雪,铺在地上就像一层白色的地毯……”济南市神武小学的小赵同学在信中这样写道,她说:“南方的小朋友没有见过雪,真希望有一天他们也可以来到北方,和我们一起看一场雪,打一场雪仗。”一封封小小的信笺,带着孩子们的好奇、憧憬与友好,跨越山海,将南方人民和北方人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屏上相邀,共盼相逢之日
       纸上得来终觉浅,除了书信交流,团队成员还在南北方两所学校之间建立了线上纽带。通过录制视频,孩子们可以亲口说出对远方朋友的祝福,实现跨越1600多公里的“面对面”交流。
       面对镜头,孩子们表现得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家乡的独特风采。厦门市逸夫小学的孩子描述了彩红沙滩、鼓浪屿等名胜的绮丽风光,以及烧金、天灯转等独具特色的春节民俗;济南市神武小学的孩子则介绍了油旋、甜沫、煎饼卷大葱等山东特色美食,和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的泉城特色。紧接着是才艺表演环节,南方的孩子带来极富特色的闽南语童谣展示,而北方的孩子现场来了一段扭秧歌,引起阵阵欢声笑语。最后,孩子们体贴地互相提醒疫情期间要做好防护,并真诚地邀请对方在疫情过后来自己的家乡做客。“希望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希望我们可以早日相见!”“纸飞机信箱”课堂就在孩子们的殷殷期盼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济南市神武小学校长孔凡翼表示,“纸飞机信箱”特色活动有利于加强南北方学生的交流,构建起两地教育教学工作沟通的桥梁,增进两校学生的友谊,引导两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与不同地域的同学的交流中,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南北方不同的乡土文化,形成了尊重多元文化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升了对家乡的归属感。
发布时间:2022-08-07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山东师范大学“春风化雨润桃李”支教团开展“纸飞机信
  • 社会实践|“姑苏小红花”理论普及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