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小课堂第六课: 趣探伊犁地理,共学普通话

作者: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工办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7月19日,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民族团结我践行”红领巾小课堂第六课《趣味地理:探索家乡伊犁》,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切吉村顺利开讲,110余名各民族小朋友参与其中。本次课程紧扣“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主题,以伊犁当地的地理文化为载体,让小朋友们在认识家乡的过程中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
  
  在自然地理部分,“小老师”借助实景图片和科普视频,引导小朋友们用普通话描述伊犁“三山夹两谷”的地形地貌,学习“山脉”“河谷”等词汇的准确发音;在气候环境部分,“小老师”通过“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等词汇描绘伊犁的特点,进一步丰富大家的词汇量;在人文地理部分,“小老师”围绕哈萨克族毡房、维吾尔族民居等特色建筑,详细讲解了伊犁的文化传承和习俗风情,并设计“看图说词”游戏,让小朋友们用“毡房顶部是圆形的”等句子练习口语,在提升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帮大家了解新疆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
  
  课程最后,“小老师”重点介绍了伊犁当地的自然资源,让小朋友接力用普通话描述伊犁的草原、森林与河流,并为大家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环保理念,鼓励大家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争做绿色使者,为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本次课程以伊犁的地理文化为载体,帮助小朋友们掌握了与之相关的普通话表达,同时让大家体会到语言在传递家乡之美、讲好家乡故事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学好普通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供稿:学工办
  撰稿:艾米如拉
  摄影:尼木仁山
  指导教师:丁博、韩续冰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红领巾小课堂第六课: 趣探伊犁地理,共学普通话
  • 武汉学院联合郧西县城关镇王家坪红军小学开展红色实践
  • 以漆为笔,以爱为名——志愿者五三农场关爱留守儿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