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当主角:文化传承新实践

作者:张柯垚,吕蕊月 来源:“红心研墨”暑假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7月2日,泰州科技馆迎来了一场特别的端午活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主导的暑期实践中,青少年成了文化传承的主角。从13:30到16:00,讲解、问答、创作、实验等环节均围绕青少年的认知特点设计,让他们在“做主角”的过程中,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探寻起源:从传说看文化传承
 
“同学们知道吗?端午的故事里藏着很多了不起的精神……”志愿者小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屈原的爱国、曹娥的孝顺、伍子胥的忠诚。她特意准备了动画短片,用生动的画面展示龙舟竞渡的热闹、挂艾草的场景,让抽象的典故变得生动具体。“原来端午不只是吃粽子,还藏着这么多故事!”一位初中生在笔记本上写道。
 
知识问答:青少年的文化闯关赛
 
问答环节成了青少年的“闯关游戏”。“端午是为了纪念谁?至少说出两个答案!”“粽子有哪些形状?”问题既有基础题,也有拓展题。穿运动服的男生一口气答出“屈原、伍子胥、曹娥”三个答案,赢得了“文化小达人”称号;女生们则对“粽子形状有三角、四角、枕头形”的答案展开热烈讨论。这场“闯关赛”让知识变得有趣,更让青少年主动去探索更多端午故事。
 
彩蛋创作:孩子们笔下的端午新意
 
“用你们的画笔,给端午一个新样子吧!”在彩蛋创作区,志愿者的话点燃了孩子们的创意。小学生们化身“小设计师”:有的画“粽子侦探”,戴着放大镜找“端午秘密”;有的画“艾草精灵”,说要“保护大家不生病”;还有的用渐变色画龙舟,说“这是未来的龙舟”。孩子们的画笔,让传统端午有了童趣满满的新表达。
 
诗词互动与科学实验:青少年的文化新认知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谁能说说这句诗里的端午元素?”志愿者引导青少年从诗词中找答案,在讨论“菖蒲”“竹叶杯”的过程中,感受诗词与节日的联系。而“粽叶煮水防馊”实验,让他们用科学思维理解传统:“原来老祖宗的办法不是迷信,是有科学依据的!”一位戴眼镜的男生兴奋地说,还主动提出要回家做给爸妈看。
 
活动总结:让青少年成为文化传承者
 
此次活动让青少年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再到“传播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设计更多青少年主导的文化活动,让他们在体验中喜欢上传统文化,在传播中让传统焕发生机,真正实现“文化传承,少年先行”。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承前启后,让文化遗产彰显当下价值
  • 承前启后,让文化遗产彰显当下价值
  • 在炎热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支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红心研磨”实践队,满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走进了泰州科技馆。他们携带着丰
  • 07-24
  • 破旧立新,让民族瑰宝闪耀今朝光芒
  • 破旧立新,让民族瑰宝闪耀今朝光芒
  • 在炎炎夏日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红心研磨”实践团队的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满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走进了泰州科技馆。他们带着
  • 07-24
  • 吐故纳新,让经典文脉迸发现时生机
  • 吐故纳新,让经典文脉迸发现时生机
  • 在热情如火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红心研磨”实践团队的一群怀揣激情与梦想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了泰州科技馆,开启了一场旨在弘扬传统
  • 07-24
  • 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创新演绎与深远影响
  • 继雅开新,让百代诗韵流转当下风华
  • 继雅开新,让百代诗韵流转当下风华
  • 在炽热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红心研磨”实践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踏上了前往泰州科技馆的旅程。他们的目
  • 07-24
  • 汲古润今,让千年文脉涌动时代潮声
  • 汲古润今,让千年文脉涌动时代潮声
  • 在炎炎夏日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的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走进了泰州科技馆。他们组成“红心研磨”实践团队,旨
  • 07-24
  • 推陈出新,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华彩
  • 推陈出新,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华彩
  • 在这个似火骄阳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红心研磨”实践团队的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来到了泰州科技馆。他们带来了丰
  • 07-24
  • 青少年当主角:文化传承新实践
  • 青少年当主角:文化传承新实践
  • 2025年7月2日13:30至16:00,泰州科技馆内热闹非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在此开展的暑期实践活动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