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端午文化传承的新探索

作者:张柯垚,吕蕊月 来源:“红心研墨”暑假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7月2日,泰州科技馆内一场“守正创新”的端午活动引人关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在此开展的暑期实践,既坚守端午文化的核心内涵,又融入现代元素与科学思维,通过科普讲解、互动游戏、创意创作等形式,探索传统节日传承的新路径。
 
溯源端午:传说中的文化智慧
 
“传统不是守旧,而是要理解背后的智慧。”志愿者小王的讲解既有传统典故,也有现代解读。他在讲述屈原故事时,联系当代爱国精神;在介绍挂艾草习俗时,结合现代防疫知识;在解析龙舟竞渡时,引申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原来端午的智慧能用到现在!”一位听众感慨道,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连接,让文化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互动问答:让传统知识活起来
 
问答环节不再是简单的“问与答”,而是“传统知识的现代应用”。“现在的龙舟比赛有什么新形式?”“除了挂艾草,现代还有哪些夏季防疫办法?”这些问题让听众从“回忆传统”转向“思考当下”。一位职场人士分享了“城市龙舟赛用环保材料制作龙舟”的案例,引来阵阵掌声;妈妈们则讨论起“艾草煮水洗澡+现代驱蚊液”的“双重防疫法”。
 
彩蛋创作:传统元素的创新表达
 
彩蛋创作区成了“传统创新实验室”。参与者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纹样,而是融入现代元素:设计师小姐姐画了“国潮粽子”,穿着汉服、拿着折扇;程序员大哥画了“代码粽子”,用0和1组成粽叶;孩子们则画了“AI龙舟”,说“让人工智能也学端午文化”。这些作品证明,传统元素完全可以与现代审美结合,焕发新的光彩。
 
诗与科学: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
 
诗词环节加入了“现代改编”:“端午时节雨纷纷,大家都在盼龙舟”,孩子们的改编虽稚嫩却充满活力;科学实验则聚焦“传统习俗的现代验证”——通过对比实验,证明粽叶的碱性成分确实能延长食物保鲜期,让“老办法”有了科学依据。这种“诗的创新+科学的验证”,让文化传承有了新的路径。
 
活动收官:传统在创新中焕发生机
 
此次活动探索了传统节日传承的新方式:既守住“爱国、团结、智慧”的文化内核,又用现代视角、创新形式让传统“活”起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守正创新”的模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既能扎根历史,又能拥抱当下,真正成为滋养当代人的精神力量。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承前启后,让文化遗产彰显当下价值
  • 承前启后,让文化遗产彰显当下价值
  • 在炎热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支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红心研磨”实践队,满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走进了泰州科技馆。他们携带着丰
  • 07-24
  • 破旧立新,让民族瑰宝闪耀今朝光芒
  • 破旧立新,让民族瑰宝闪耀今朝光芒
  • 在炎炎夏日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红心研磨”实践团队的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满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走进了泰州科技馆。他们带着
  • 07-24
  • 吐故纳新,让经典文脉迸发现时生机
  • 吐故纳新,让经典文脉迸发现时生机
  • 在热情如火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红心研磨”实践团队的一群怀揣激情与梦想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了泰州科技馆,开启了一场旨在弘扬传统
  • 07-24
  • 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创新演绎与深远影响
  • 继雅开新,让百代诗韵流转当下风华
  • 继雅开新,让百代诗韵流转当下风华
  • 在炽热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红心研磨”实践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踏上了前往泰州科技馆的旅程。他们的目
  • 07-24
  • 汲古润今,让千年文脉涌动时代潮声
  • 汲古润今,让千年文脉涌动时代潮声
  • 在炎炎夏日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的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走进了泰州科技馆。他们组成“红心研磨”实践团队,旨
  • 07-24
  • 推陈出新,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华彩
  • 推陈出新,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华彩
  • 在这个似火骄阳的七月,南京师范大学“红心研磨”实践团队的一群大学生志愿者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来到了泰州科技馆。他们带来了丰
  • 07-24
  • 青少年当主角:文化传承新实践
  • 青少年当主角:文化传承新实践
  • 2025年7月2日13:30至16:00,泰州科技馆内热闹非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在此开展的暑期实践活动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