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险被遗忘的北海文化瑰宝

作者:吕自容 朱俊昊 张照鑫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第二站——喜蛙贝雕家居文化馆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有关北海贝雕的相关信息,我们团队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对北海贝雕的访谈。得知贝雕传承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贝串、贝堆、平面贝雕到浮雕、立体贝雕的创新。这些贝雕作品将当地人的情怀和海的元素相结合,是北部湾人民千百年来海洋生产实践的结晶,承载着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历史记忆,与海洋工艺美术史、海上丝绸之路有着紧密的联系。
  北海贝雕作为国家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北海的特色产物,已成为北海城市旅游的明信片。我们在旅途中看到了很多精美的贝雕产品,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都会情不自禁地买一小件来当作纪念品。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人对贝雕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只有少数人有深入了解。
  接着,在这次交流和调研中,我们与喜蛙贝雕企业分享了我们对于贝雕传承的看法和经验。我们认为,贝雕传承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继承历史文化,工艺和产品的创新,更要让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和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北海贝雕的发展曾一度受到工业化的冲击和企业转制等因素的影响,制作工艺和技术的传承有许多困难。
  1、生产的过程中有许多的粉尘飞溅,对人体的伤害较大。打磨选料的效率很低,对于机器贝雕工序繁多总共有11道工序,且现阶段贝雕产品只能靠人工生产,需花费长时间使用辅助器械才可完成。
  2、技艺传承人较少,学校对贝雕技术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对于师资力量不愿投入较大的时间和资金,陷入了为数不多的贝雕传承人无处可教和学生无处可学的相互矛盾局面中这导致贝雕技艺的传承人缺乏年轻力量的输入。
  3、北海贝雕非遗传人普遍“高龄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大部分年龄都在60岁以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趋向和消费习惯也在不断改变,因此如何让贝雕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最后,通过这次的调研与交流,我们了解到了非常多的有关北海贝雕的故事。我们将继续关注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贝雕技艺,并积极推广这种文化艺术形式。我们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贝雕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焕发新的光彩!
发布时间:2024-08-28 阅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探索险被遗忘的北海文化瑰宝
  • 探索险被遗忘的北海文化瑰宝
  •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有关北海贝雕的相关信息,我们团队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对北海贝雕的访谈。得知贝雕传承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
  • 08-28
  •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晨星作引团队暑期实践三下乡
  • 西南石油大学晨星作引团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支教活动
  • “乡”遇助梦——文化盛宴启童心,戏曲、文物、博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