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为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殷殷嘱托,更好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这一主题要求。7月9日,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师生共同组建的基层志愿服务团——晨星作引少年宫支教团到达河南灵宝市阳平镇第二初级中学进行长达十六天的支教实践。
大学生支教乡村暑期少年宫的实践目标主要聚焦于教育均衡与个人成长。首先,目的是提高乡村地区孩子们的教育质量,通过专业的知识传授和启发式教学,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扩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其次,实践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通过亲身参与,他们能学习到如何有效沟通、组织活动和解决问题,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支教活动还有助于城乡文化的交流,大学生将城市的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引入乡村,同时,也能从孩子们身上学习到淳朴的生活态度和坚韧的精神。实践还着重于品德教育,通过亲身示范,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确认了实践项目并与当地单位达成了初步共识之后,队长便与负责人密切沟通并在官网获取相关资料,随即组织讨论会解读往期的暑期少年宫的官方文件,了解以往的组织形式与项目内容,从中汲取经验,集思广益更高效的方式方法。
在完成本学期学习任务之后,赵明宇作为队长将率先前往河南省灵宝市阳平二中少年宫实地考察基本的实践场地、与当地单位达成详细的实践内容,组织线上交流会议,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
图中为队员以志愿辅导员的身份参与艺术、体育等社团的指导
支教队员和学生们积极展开素质拓展、美育课堂引导农村少年培养美好心灵、提高综合素质。
支教大学生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游戏和实地考察等,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大学生支教者们还关注者孩子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通过倾听、交流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此次支教乡村少年宫项目不仅在教育内容上追求多元化和深度,还将国家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和五育并举与兴趣特长相结合。正所谓“破土生花”,随着脱贫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真正阻碍乡村少年理想之花的那层土不只是经济情况,更在于意识缺失、见识受限。
同时大学生支教也有助于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通过实地教学,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明确职业方向,同时也能为未来就业市场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总的来说,这个实践目标是双向的,既服务于乡村教育,也促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