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科普”点亮孩子们的未来
作者:李袁潇 方登垅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我们把背包装满晴朗乘上夏天的列车前往海角与天涯,去有风的地方,要看浪花卷起洁白的裙摆,等篝火把黑夜都照亮,要看村庄在群山怀抱中酣眠的脸庞,再枕着璀璨星光安然入梦乡,要用相机定格每一瞬闪光记录此刻最鲜活的模样,要笑得恣意明朗,要记录每一个童真的他们,要帮助他们快乐成长……”这是对我们对此次三下乡支教活动的期待,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第三分队的一员,我很荣幸能够参见荆州市监利县“希望家园”暑期支教活动,7月7日是我们支教的第二天,我们仍在用我们热忱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今日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堂别具特色的科普课。
课堂上,老师们娓娓道来关于宇宙星系的奥秘,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渴望知识的——那一双双充盈着希望的眼神吸引了我,当面对孩子们天真的笑脸,面对他们收获知识的快乐,其实受教育的也是我自己,对于我自己也是一次心灵的净化,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够有一个充实、难忘的人生经历,使我能够在支教的过程中释放和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将爱发扬传承。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次支教也许对于我来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如果有人问我支教有什么意义,支教并没有人们鼓吹的那么神圣,一我们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天教会他们什么,也根本改变不了什么现状。但是,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多多少少能对他们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能给那些处于相对闭塞环境下的孩子一点点走出去看看世界的动力和憧憬。去支教应该教会给孩子的是独立面对生活的积极心态,这才能让他们真正受益。
科技强则国强,少年强则国强。在孩童时代开始培养对科技的兴趣,这是全民“科普”重任最具希望的一面。所以如今,才会有如此多的科普教育游学基地、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科普作文比赛等各种面向学生的科普教育形式。如果我们拥有科学精神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国家就会更加和谐、有序和强大。科普关于宇宙星系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孩子们乐于探索的能力,激发他们自我创造的能力,让他们在这个大千世界能够有独立思考世界和人生的角度,不随波逐流,不自怨自艾,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谢谢老师特地来为我们教课!”“老师辛苦了!老师再见!”课程结束后,我们送孩子们到校门口,在离开之前他们露着笑容向我们挥手大声告别。孩子们手拉手朝远方的乡路畅快飞奔,小小的身影仿佛在追寻着远方的梦。不知为何,胸口深处那块发烫的地方孤零零地亮起,浮到喉咙的位置。好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给他们留下什么,这样炽热的想法涌上心头,化作火焰充斥着我的内心。即便只是作为一个临时的老师,我仍希望自己接下来二十几天能给他们留下珍贵的回忆。
隔空不隔爱,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也能通过支教这项活动,带领孩子们见到更美好的明天,见识到更宽广的世界。我知道我们能做的很少,但是我们的心是滚烫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志之所向,愿之所在,一抹亮丽志愿红,一道亮丽风景线,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用脚步丈量温情,用行动温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3-09-09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