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正能量故事



国外正能量故事:梦想成全人生

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心头顿时充满温馨。

一位日本老妪,在99岁生日的时候,出版了她的处女诗集。在诗歌衰落的日本引起了极大轰动,销量突破了23万册。在日本国内,这是个奇迹。正因即便PRO诗人,经过出版商包装策划出版的诗集大多也只能卖出几千册。而这位近百岁高龄的老太太的诗集,首印1万册竟然一售而空,连续加印了8次仍供不应求。

她从92岁那年才开始写诗,原因很简单,是儿子怕她感到孤独,期望她写点文字聊以慰藉寂寞。而她恰好钟爱诗歌,于是就拿起了笔。诗写得多了,就向报社投稿,她的诗并不华美,近于白话,简短易读,都在14行以内,只是充满了彩色的梦想,字里行间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朝气流动其中。修改们深深被这位特殊的作者感动,《产经新闻》特意为她开辟了专栏。她的读者从14岁到100岁都有,出版社收到了近千封读者来信,很多读者读了她的诗后有种想流泪的感觉。

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就算是九十岁/也要恋爱呀/看似像在做梦/我的心已经飞上云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写的诗之因此会有那么多的人钟爱,或许是正因那颗写诗的心永远持续着不褪色的纯真和浪漫。这是命运赐予追梦人的最崇高的现实享受。而这样的心境,或许有的人一辈子都感觉不到。

人生被一连串的梦想支配着,梦想成全了人生。正因一个人有梦想,性命就有了交代,活着才觉得有好处,才感到搞笑味,才能将性命的一切发挥到了极致。一个忠实于梦想的追求者,不知道什么是老之将至。

人生是对岁月的回眸,梦想是与岁月的较量,只要有梦想,就征服了岁月。正如历尽沧桑的百岁老妪,仍能写出青春少女情怀的诗歌。她虽不能拒绝岁月的流逝和命运的沧桑,但却拥有了超越岁月的青春。

国外正能量故事:一个美国卡车司机的理想

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一次与观众互动交流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一次,他在美国录制节目,在马路上,他看到一辆大卡车停在路边。他发现,这辆卡车很大、很漂亮、很气派,车上装着满满的货物,但这辆卡车很干净,干净得很养人眼,车上还挂着许多小装饰,能够看出主人对这辆卡车十分爱惜。

凭着一种职业的敏感和好奇,崔永元走了上去,想和这辆卡车司机聊聊。卡车司机大约40多岁的样貌,身体很壮,戴着一顶棒球帽,穿着西装,系着领带,胡子刮得很干净,刮过的皮肤泛着铁青色。他的这一身行头,如果不说,你无法想到他是一名重型卡车司机。

当他听说崔永元是来自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要采访他,显得十分高兴。他说,您先不忙采访,我先带您参观一下我的大家伙,参观后,您再采访我。这个卡车司机热情地拉着崔永元的手,就上了他的这辆卡车。

崔永元进了这辆大卡车里面,一下子露出惊讶的神色。只见这辆卡车里面就像是一个卧室,驾驶室后面有一个书桌,书桌上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本书,车壁上有书柜和液晶电视,那里还有电冰箱、沙发。更不可思议的是,里面还有卫生间和洗澡间。

崔永元羡慕地问他,没想到,你这辆卡车这么漂亮,简直就像是一个流动的家。

卡车司机说:您说得很对,它就是我流动的家,我人到哪,我的家就跟着我到哪,开着这辆大卡车,我已经快走遍全美洲了。卡车司机露出一脸兴奋和自豪的神色。

情不自禁的,崔永元也被这位卡车司机的热情和开朗的性格所感染,他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萌发了要开卡车的理想的。

崔永元的问话,好像一下子触摸到了这位卡车司机内心的柔软,他仿佛陷入到一种遥远和过往的回忆中,他柔声地说道,在我6岁的时候,就有了将来长大了要开大卡车的理想。那时,我常常遐想,我要是能开着大卡车,跑遍全国各个地方,那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和愉悦的事。

崔永元又大吃一惊,心想,这位卡车司机6岁的时候,就有了在他看来并不太崇高,甚至有些卑微的理想。他怎样没有想到将来当科学家、律师、医生、教师的这些理想?怎样只想到将来要开大卡车?

看到崔永元疑惑的目光,卡车司机笑道,在我6岁的时候,一天,父亲给我买了一辆卡车玩具。我看到,那辆卡车很气派,又大又长,开关一开,它就十分灵活地在地上跑了起来,还会爬坡、拐弯。我兴奋地将这辆玩具卡车紧紧地抱在怀里,对父亲说,我长大了,也要开卡车,我要开着卡车跑遍全国许多地方。父亲高兴地将我紧紧地搂在怀里,说道,好儿子,有志气,只要好好发奋,将来必须会开上大卡车的。

就这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树立了将来要开大卡车的远大理想。父亲看我这么有志气、有理想,就给我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玩具大卡车。这些玩具卡车,我会自我拆卸,自我安装。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还有学校的老师们,听说我将来想开大卡车的理想后,都纷纷夸奖我,说我人小志气高,还要同学和他们家的孩子向我领悟。卡车司机说到那里,一脸兴奋,竟有些陶醉了。

他又继续说道,中学毕业后,我报考了汽车职业学校,父母都十分支持我,尊重我的选取。在职业学校里,我系统地领悟了汽车的制造、修理、驾驶等技术,毕业后,我顺利地进了一家汽车运输公司,我最后开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卡车。当父亲、母亲看到我真的开上了大卡车,激动得热泪盈眶。

说起开卡车的经历,这位卡车司机仿佛沉浸在一种巨大的愉悦和喜悦之中。

崔永元不无感慨地说道,理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将卫星送上天的人,会受到人们尊重,能将自我开的大卡车装扮成像一个流动的家,同样受到人们的尊重。

国外正能量故事:为了梦想,含泪活着

岁月跌落在水上,便凝结成人世间最动人的一首诗。

子夜12点,乌黑的天空飘着冷冷的细雨。日本北海道最东部的小镇阿寒镇,一群中国学生在夜色的掩护下疾步穿行。这是1989年的日本,阿寒镇这群中国学生的此次夜行,之后成为震惊全日本的北海道“大逃亡”。

丁尚彪是“逃亡者”之一,时年35岁。“逃亡”的半年前,在上海,这名青年花了5角钱从别人那里买了一份飞鸟学院阿寒镇分校的资料,并举债4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将妻女留在上海,独自一人来到了日本。没想到,到了阿寒镇才知道,这个“蜷缩”在北海道角落里的小镇人口极其稀少,连打工还债的便利店都找不到。政府之因此同意招收这批学生,是为了解决该地区人口过少的问题。

飞鸟学院阿寒镇分校首批56名学生,半年后只剩下7个人。

当年,丁尚彪一路逃到了东京,一待就是八年。他的签证很快过了期,他沦为在日非法滞留人员。

在东京打工还债的这几年里,他逐渐确立了自我的新目标:发奋赚钱,将来把女儿送去国外一流的大学深造——把自我无法实现的求学梦,寄托到女儿的身上。

丁尚彪住在东京丰岛区一栋30年前建的木板楼里。做饭、洗澡、睡觉都在楼上那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内。

1997年夏天,女儿丁啉收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丁啉乘坐的飞机在东京中转,再飞往纽约,她有24小时的停留时刻。从她小学时就分别的父亲,八年后,最后能在东京与她再见面。父女两人泪水涟涟。

18岁,丁啉独自去纽约求学,父亲继续留在东京打拼。在上海,丁尚彪的妻子陈忻星也在拼命工作着。为了去探望女儿,她一向在申请赴美的签证。从丁啉出国那年算起,连续申请了5年11次,可惜,星条旗却不懂母亲的心思。

2002年春,陈忻星的第12次申请获批了。在她的心中,还有一个期盼已久的愿望——在飞往纽约的途中,利用在东京中转的时刻见一见丈夫,这是她和丈夫见面的难得机会。

在接站台上陈忻星一眼就认出了13年未见的丈夫的身影。两人凝咽相视无语。

第二天,他们两个人一齐去旅游。丁尚彪挽着妻子拍合影,带妻子尝东京的小吃、赏樱花、看夜景、一同烧香祈福。

72个小时,3天的中转时刻过后,最后,只剩下默然。

五年前的夏天,也是在开往成田机场的这趟列车里,丁尚彪与女儿分别,此时此刻,再与妻子分别。仿佛一切在重演,直到列车开出站台,陈忻星还频频回望。窗外的景色飞快掠过,在这个陌生的国家,丈夫奋斗了13年!

2004年6月,丁尚彪决定回国了。回国前,他决定再去一次阿寒镇。看着如今已经废弃的教学楼、堆在墙角的课本,丁尚彪有些悲伤。“虽然当时的债务很沉重,但是过了15年,还是多亏了这个地方。15年前,我走到那里的时候想,人生也许是悲哀的,但此刻看来人生是绝不能够放下的。”

如今,丁尚彪的女儿已在美国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她将父母接到了底特律一同生活。20年,以前天各一方的一家三口,最后团聚到了一齐。
时间:2022-04-28 作者:湖北大学生网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关注:
励志人生推荐
  • 国外正能量故事
  • 他期望将来自我能拥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顷的庄园,在壮阔的土地上植满如茵的绿。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烤肉区,及一座休闲旅馆。
  • 04-28
  • Beyond每首歌背后的故事
  • Beyond每首歌背后的故事
  •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反种族歧视、争取民主和平的运动在世界蓬勃发展。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被关押长达15年之久,经过艰苦的斗争在1988年出
  • 04-28
  • 简单点的名人励志故事
  • 简单点的名人励志故事
  • 那天下午,88岁的多丽丝·莱辛陪着生病的儿子回家,刚下出租车就发现街道两旁站满了摄影师。
  • 04-28
  • 杨振宁的传奇人生励志故事
  • 杨振宁在7岁的时候来到清华园,在这里一共住了8年。当时的附小叫成志小学,里面有两个"大头",一个是杨振宁杨大头,一个是俞平伯的儿
  • 04-27
  • 爆笑励志小故事
  • 爆笑励志小故事
  • 今天我分别了几十年的老同学要来,并且还带着她的顶头上司镇党委书记等人。这可是小农妇家的一件大好事。
  • 04-27
  • 简短名人励志故事集锦
  • 6年前的7月25日晚上9点,《神探夏洛克》第一季在BBC开播,20分钟之后,福尔摩斯饰演者本尼迪克特
  • 04-27
  • 励志名人轶事精选
  • 励志名人轶事精选
  • 兔年春晚直播到23∶25分的时候,主持人朱军、董卿问观众现在最期待谁的表演,台下立刻呼声四起
  • 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