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22-07-10 作者:湖北大学生网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第一部分 前 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对每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努力吸收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质,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人文性。本课程的探究对象是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它以历史、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支撑,从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出发,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变革,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崇高美好的理想。

综合性。本课程注重史地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在统筹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具有综合观察事物的眼界、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获得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本课程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基本理念

(一)贴近社会生活,促进自主发展

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方面,重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

(二)提倡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三)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 ※审读意见

本课程的综合性来自相关内容的联系。包括生活主题与史地知识的联系;历史与地理学科概念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区域历史的纵向联系;区域之间的横向

联系;重大事件的因果联系;史地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

(四)坚持唯物史观,揭示发展规律

本课程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使学生纵向了

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通过这种学习,认识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牢

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力求综合范围适当、建构形式合理。

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基于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以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以当代社会的发展为主题,整合“历史”与“地理”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领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整体规划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这是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依据这一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内容目标分设三个主题。

主题一:生活的时空。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有关地理、历史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

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以人类社会的变迁为框架,认识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

主题三:发展的选择。以进入20世纪后中国和世界发展道路的选择为框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为主线。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历史与社会课程综合历史、地理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知识与技能

1

2.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和途径,理解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以及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理解近现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曲折历程。

5.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历史材料、地理和社会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逐步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尝试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

3.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

4.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评估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逐步形成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逐步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4.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

5.享受历史与社会相关问题探究的乐趣,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审读意见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采取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其中,“内容目标”表达规定性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提示与建议”表达指导性要求,为实现内容目标提供内容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行为主体是教师。

主题一 生活的时空

本主题分四个专题。专题一,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专题三,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

※审读意见

1-1 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

1-2 生活在不同区域里

1-3 生活在岁月变迁中

1-4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

主题二 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本主题分四个专题。专题一,探索早期出现的几大文明区域,突出中

华文明的渊源;专题二,集中了解秦统一后古代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专题三,有侧重地了解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凸显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世界整体化趋势;专题四,综合前三个专题的内容,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

2-1 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2-2 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

2-3 西方的兴起与近代世界的变迁

2-4 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主题三 发展的选择

本主题分四个专题。专题一,了解20世纪前半期世界的时代特点和中

国革命的历程,强调中国如何选择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专题二,了解当代国际社会的时代特点与新中国建设、改革的历程,强调当代中国怎样选择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专题三,认识世界和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专题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如何走向未来的选择。

3-1 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

3-2 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3-3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审读意见

3-4 新机遇、新挑战、新选择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历史与社会》要求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依

据本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应体现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之间的关联,有机地把三者结合起来。

(一)尊重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本课程的教学,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

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心理需要和价值取向。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二)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统筹教学目标的设置

本课程的教学,要考虑与思想品德课的联系与分工,力求相互依托、形成互补,凸显历史、地理学科的特有价值和使命。例如,讲述有关规则、制度问题时,侧重点不在其具体内容,而在于说明规则、制度的形成是现实的需要、历史的产物,它们的废立和沿革都折射着历史的变化。又如,讲述当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区域发展,宜侧重经济社会状况的历史成因和现实表现,而不宜过多地进行政策、国策方面的解读。

此外,还应关照自然地理在科学课程中的部分,教学中要有规划地统筹相关内容。

(三)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抓住有关内容相互联系的节点,凸显综合的意义。 在以历史线索为主导的总体框架中,采取相对集中与反复呈现的方式提供地理知识。例如,讲古代中外交往,可对照当今世界地图;讲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历史,可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学对照今日中国的版图;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识记相关区域的范围和位置。又如,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古代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分布、近代工业城市的形成,都是地理条件影响文明多样性的讲点。

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呈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例如,可结合海上丝绸之路与马可·波罗来华、“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等,引导学生认识相关事件发生的缘由,并了解这种交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把历史现象的记叙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讲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可联系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的表现,组织学生访谈,了解本地节假活动、民众信仰、人生仪礼,以及民间歌谣、故事和谚语,从中品味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关注同一历史时期特别是近代以来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绘制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可联系当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照此前世界贸易的路线,可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时代背景。又如,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应联系当时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狂潮,呈现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发生巨变。

从多个视角对某一重大事件进行解读。例如,讲“巴以冲突与动荡的中东”,可联系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领土纠纷、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民族矛盾等,从历史渊源与现实利益两方面观察、评析。

(四)实行开放教学,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展示开放性特点,尽可能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大的拓展空间。

在加强教师引导的同时,要努力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收集并运用相关信息,自己得出结论,并有机会阐释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要鼓励学生依据材料,合理想象,多角度、多层面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创见。

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

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五)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倡导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各有其优缺点,不应固执于某种形式,而应交替运用。只要创设多种情境,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就能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有效合作。

在教学中,在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及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应合理选择和使用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问答、讨论、图示、演示、自学辅导、角色扮演、练习,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等方法。只有创造出多种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加强学法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除了要充分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历史年表、文物模型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等,开发教学课件和资源库,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二、评价建议

(一)明确评价目的,把握评价要求

评价的目的,应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为注重诊断、激励和调控,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意义的评价,不仅在于对学生掌握

会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发展性评价。

评价的要求,既针对特定内容的掌握,更来自于实际能力的表现,见之于具体材料的运用或阐释。例如,针对“和平与发展”的内容,可选择当前知名的国际论坛与多边会谈、国际合作与援助方面的材料,设计综合性情境材料分析题,看学生:

(1)能否清楚展示基本问题;

(2)能否恰当应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问题;

(3)能否以恰当方式来为基本观点作说明;

(4)能否为解释基本观点举出说明力强的证据;

(5)回答问题是否针对性强;

(6)阐述问题的方式以及对问题的见解是否有独到之处。

(二)评价的基本内容

1.关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评价

知识与技能,包括学科概念、原理和方法,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本课程的评价要着重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例如:

(1)是否清楚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事实、脉络,懂得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

(2)是否清楚中国和世界人文地理的基本状况、特征,懂得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是否运用了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发展新技能,并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

(4)能否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不同情境中面对了实际问题;

(5)是否在运用多学科方法解决问题时,表现对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能力。

2.关于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针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是着眼于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例如:

(1)能否清晰地、有意义地与他人交流,并共同确定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2)能否通过恰当的、高效的方式和途径,获得对历史、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3)能否对所探究的历史现象、所考察的社会问题进行质疑、反思;

(4)能否较为理性、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和社会问题,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5)能否依据自己收集到和整理过的有关材料,对所探究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6)能否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3.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更要坚

(1)能否重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2)是否熟悉祖国的历史和疆域,认同国家的核心利益,真切表达中华民族归属感、自豪感。

(3)是否关注全球性问题,对维护人类共同利益表示关切。

(4)是否对历史与社会的探究充满渴望,并从中获得对人生意义的感悟。

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实施评价,还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三者之间的关联。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应有机地把三者结合起来。

(三)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课程标准是评价的依据。评价学业水平,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需要采用不同评价方法。例如:

纸笔测试。这是对学生在知识的了解、理解和简单运用等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能迅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遗漏和错误,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式。

主题活动评价。针对真实的生活中的问题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通过让学生设计研究计划、进行相关调查的方法实施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有助于调整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观察。在学生面对或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效。这种记录,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调整教学的依据,也是较为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参照。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策略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有

合作评价。学生之间,可就各自的学习经验进行相互评价。这种评价,有助于学生接触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逐步培养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和能力。

个案分析。教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评估,通过这种评价,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学习成长档案袋。教师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一段时间内学生各种形态的、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这种档案袋可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有助于对学习过程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评价。

除以上评价方法外,教师应从本地区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并创造出更适合自己教学、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并注意各种评价方法的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

(四)重视学习评价的反馈

评价的反馈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对学生的行为和教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评价反馈时应强调学生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取得了哪些成绩,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教师在评价反馈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要公正、公平,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和歧视,应以鼓励、肯定和表扬等正面强化为主,杜绝一切轻视、为难、伤害学生的评价。

反馈评价时还应给学生自我评价及家庭参与评价的机会。

三、教材编写建议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审读意见

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和教学地图等,其中教科书最为重要,它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

(一)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编写教科书

教科书可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素材及图像系统,但必须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恪守基本理念、体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者应依据内容标准,充分发挥创造性,编写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行文规范的教科书。

(二)把握基础性,兼顾时效性

教科书的内容不仅要涵括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核心知识,而且应尽量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突出问题,特别是要体现当今时代特征和历史、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教科书所采用的内容素材,既要注重基础性,又要具有时效性。

(三)内容体系应体现综合性

教科书内容的整合,应突破学科固有的内容体系,尽量通过具有整合功能的专题组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建构具有综合的意义的逻辑框架,统领和统筹相关学科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教科书特有的内容体系。

(四)编排设计应突出活动性

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在呈现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科书中

应多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易于操作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探究过程中。

(五)呈现方式应避免成人化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要合乎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教科书中的图像和各类辅助资料应占有适当的比重;课文内容的表述应增强探究性和趣味性,在符合科学性要求的同时,语言尽可能通俗、生动;版式设计应新颖、美观,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对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有效利用,是本课程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还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功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应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等人力资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学生主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作用,积极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阅历、知识经验及认知基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教学的任务。开发课程资源,还要注重依赖专业人员和机构,发挥专家在开发课程资源中的作用。要争取政府和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帮助,主动与学校所在政府部门和社区联系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二)全方位挖掘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利用课程资源应不拘形式,充分发掘其多种功能,拓宽其适用范围,综合其各自的优势,以求实际效果的最大化。本课程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文本资源和音像资料,包括图书、报刊、照片、地图、图表、影视节目、录音录像等;要注重挖掘社会上的各种实物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等,以及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包括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课程、教学网站、资料数据库(如地理信息系统)等。

(三)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选择、认真甄别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促进学生的理解课程内容和技能提升;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省时、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 言 ......................................... 1

一、课程性质 .......................................... 1

二、基本理念 .......................................... 1

三、课程设计思路 ...................................... 2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 3

主题一 生活的时空 .................................... 3

主题二 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 10

主题三 发展的选择 ................................... 19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 27

一、教学建议 ......................................... 27

二、评价建议 ......................................... 30

三、教材编写建议 ..................................... 35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 36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大学生活规划推荐
  • 20xx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 07-10
  • 会务协调工作与安排
  • 会务协调工作与安排
  • 会议组织工作头绪繁杂,环节较多;每个环节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要影响下一个环节甚至整个会议。
  • 07-10
  • 初二班主任家访工作计划书
  • 初二班主任家访工作计划书
  • 初中的初二年级是学生最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年级,我所担任的初二(3)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级的学风、班风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 07-10
  • 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案例
  • 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古典诗词文化更是精美绝伦,堪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为了能使学生更好的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07-10
  •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 xx乡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师宗县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各村基层组织和公安派出所、综治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职能
  • 07-09
  •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 障景是在游客游览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客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
  • 07-09
  • MBA英语口语面试模版
  • 五金建材店创业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