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西太原,领略太钢企业魅力
作者:张晓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7月30日,太钢“公共开放日”活动举行,北京科技大学启星·流明小队副队长走进山西太原,领略太钢企业魅力。
太钢,钢铁企业的典型代表,主要生产“钢中精品”不锈钢,一直以来全力攻克“卡脖子”难题,助力打造“大国重器”;强化特色不锈钢精品开发,让越来越多的绿色产品成为传统用材替代者;勇当弄潮儿,发展新材料,实现钢铁主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5月12日也到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着重提到手撕钢是百炼钢变成“绕指柔”,很不简单,同时表达对太钢的殷殷期许,“刚才看完以后,感到很欣慰。高新技术在山西蓬勃发展,太钢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进步,不断转型升级,我觉得很好。也希望你们在不锈钢这个领域不断勇攀高峰。”
而为了让普通市民和社会团体更多地了解太钢,认识太钢,推动太钢更好地服务于社会,2010年7月8日,太钢发布“公众开放日”活动公告,定期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因为疫情原因,已经暂停好几年,今年恰好重新举办这个活动,为了响应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的主题,实践队代表参与太钢组织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领略太钢企业魅力。
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代表对太钢的主要印象可以概括为绿色、智能、先进。
第一个词是绿色。太钢是环形的,门前有一个大转盘,同时也被绿色环抱包围着,俨然是新时代钢铁企业的模样,也就是因为对自身环保工作的自信,所以太钢才能带着骄傲的笑容打开大门纳客。讲解人员说太钢有近万米的绿地,绿化面积能达到39.8%,是钢铁行业首批全流程超低排放A级企业。实际上,太钢地处省会城市太原的内部,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环保压力也很大。为此,太钢确立了“1125”绿色发展模式,即树立一个理念(钢厂与城市是和谐发展的“共同体”理念)、确立一个目标(建设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工厂)、依靠“两个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拓展“五大功能”(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绿色技术输出、绿化美化),走出了一条都市型钢厂与现代化城市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太钢投资大量资金,逐步完成全流程装备的升级改造,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建立起废水、废气、废渣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余热回收为周边城区供暖,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加快企业内部小循环向社会大循环的转变。甚至对外输出具有知识产权的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提高整个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太钢在环保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第二个词是智能。在参观5号高炉的时候,讲解人员介绍到高炉内只有19个员工,有10名左右在主控室,9名在冶炼区,高炉内部有高温摄像头,把里面的数据传递给主控室,主控室把数据返还到大屏幕上。当时一听到这个实践队代表十分兴奋,因为就在刚刚进行的小学期里学了一门工业生产概论的课,这个本来是非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的通识课程,但是在这儿立马得到了运用。当时学到冶金工业生产管理与信息化,这不就是典型表现吗。工业4.0驱动企业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信息和智能缺一不可,不仅要将物理世界转化为数据,还能运用算法,即人工智能进行计划和调度,也就是决策的过程。太钢让实践队代表见识到了智能化的实际运用,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第三个词是先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材料发展方兴未艾,为决胜未来,太钢勇立时代潮头,大力发展高端碳纤维,抢占时代先机。在参观太钢博物园时,看到展板上写着从2012年起,太钢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开展联合攻关,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千吨级高端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了高性能碳纤维品种规格的全覆盖和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冬奥会训练场上国产碳纤维雪车的惊艳亮相也令我肃然起敬。
太钢与城市和谐共融成长、紧切时代脉搏奋力创新、抢占时代先机打造高地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令人倾倒,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也应学习太钢品质,培育个人魅力,永当时代先锋。
发布时间:2022-08-30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