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遇见非遗”调研队前往登封窑调研

作者:付媛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在学校了解到了非遗调研队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因为兴趣影响,所以选择参与到其中寻找我们河南的非遗项目。因为本身我的家乡在河南登封,且从小就接受这个历史文化古城的熏陶,所以认为登封会有比较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通过河南省的非遗官网上找到了登封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网络上查询了登封窑的相关资料,提前了解了登封窑的相关资料。接下来就是联系上非遗传承人,询问并尊重其接受采访的意向,上网查询到了登封市非遗保护中心在登封市文化馆。我们找到了登封市文化馆,询问工作人员后,得知因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非常的忙碌,所以不能接受我们的采访,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工作人员说,登封窑也有别的小传承人和登封窑博物馆工作者,思虑过后我认为可以先联系一下登封窑的王老师。在和小组成员商量后,我们决定派我先前去了解并且询问传承人的采访调研意向。
登封窑并不在市区,距离有些远,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登封窑。到达登封窑后,我与王老师联系。见面后表明了自己的来意,王老师愿意接受采访。我们在办公室里探讨了一下具体采访内容,整理了采访问题。我了解到王老师是郑州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感兴趣,投身于登封窑中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敲定了采访时间后,我们就离开了登封窑。回家后,认真准备。2022年6月18日我们再次前往登封窑,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从社会传承人王磊老师口中了解到了登封窑的悠久历史,珍珠地划花的制作工艺以及关于登封窑现阶段的传承发展和对未来的规划,介绍了珍珠地划花瓷器制作的困难,与其他瓷器的制作方法不同的是,珍珠地划花采用湿雕的模式进行制作,并且是纯手工进行。
 在调研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登封窑的深厚文化底蕴,体会到了登封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社会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希望我们的登封窑越来越好!
发布时间:2022-07-30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以陈疃镇为例,思考乡村振兴
  • 青研团的成员们,一是与当地的老党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二是走访了当地的居民,三是在本地游客招待中心切实地体验了蓝莓产品的美味。最
  • 07-30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渡江精神
  • 乡村振兴重在新动力
  • 2022年7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研团来到了陈疃镇开展实践活动。我们发现陈疃镇的发展重在两个新动力。
  •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