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实践团走进永西村进行乡村振兴调研工作

发布时间:2022-07-06 作者:周雪 刘雅心 来源:周雪 刘雅心
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有关情况,7月5日,“情系三农,振兴乡村”实践团选取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镇山东省临沂市温水镇,进行实践调研。并以乡村振兴示范村永西村为例进行参观、数据收集与采访系列活动,温水镇团委书记刘美协助联络,讲解员孙德忠进行招待。
永西村是临沂市第一批乡村振兴重点村之一,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内建有永西民俗馆、温水镇乡村振兴实践馆、古槐文化馆、烙画葫芦馆。村建设紧抓槐文化精神,展现永西槐文化风采。

在讲解员孙德忠带领下实践团进行系列展馆参观,学习温水镇的总体布局,村庄一村一规划以及特色果蔬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辐射作用;了解烙画葫芦、编席织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贯庄东山书院、太平注经台等历史文化动力;了解槐文化渊源与槐文化精神。
团队利用走访调研以及与团委交流沟通的方式针对温水镇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大量数据收集。以数据形式直白了解自乡村振兴政策施行以来,永西村紧跟步伐带来的建设效益与经济效益。

实践团在村民协助下进行、系列采访工作,了解永西村垃圾分类制度实行状况,与公共区域卫生维护制度;调研针对农村老人政策辅助情况;了解村内主要生产方式与人口流向。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以永西村为例对乡村振兴示范村实际工作成果获得充分了解,为后续调研与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山东理工大学实践团走进永西村进行乡村振兴调研工作
  • 一方河流孕万代,一代人民护河流
  • 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隋代称难河,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清代称混同江、松花江。
  • 06-29
  • 湖师学工“小小蜂”寻访宣讲队出动
  • 红匾金字载党史,洛八办内精神传
  • 红匾金字载党史,洛八办内精神传
  • 白墙青瓦,红匾金字,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洛八办坐落于坐北朝南的三座清代民居院内。在马雨薇同学的讲解和介绍下,队员依次参观了刘少奇
  •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