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青年学生心中,助力其精神发展

作者:吴伊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社调中心扬梦青年实践队
湖北大学生网襄阳8月12日电(通讯员 吴伊)网络社交依赖显然是导致群体性孤独现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湖北师范大学扬梦青年行实践队于2023年7月16日至2023年7月26日特此在各成员家乡线上开展关于"微时代"下大学生网络社交依赖引发的群体性孤独现象的调查。本次调研从网络社交依赖切入,反思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致力于切实解决青年大学生社交问题。

在进行正式调研前,实践队队员在线上进行关于本次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问卷、访谈等前期资料的撰写工作。同时丰富课题的内容与角度,从多方面理性看待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发展下产生的群体性孤独现象。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线上前期资料撰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晨阳 供图
经过线上10天的讨论与修改最终确定问卷和访谈。因各成员均在自己家乡开展调研任务,样本数据较为分散,但也能广泛了解多地大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对于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的看法。在调研过程中,许多人对于这一名词初感陌生,不理解何为群体性孤独?实践队成员经过解释,是因为今网络社会,各种性质的社交平台和社交媒体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交方式、交流习惯与心理趋向,使用技术与他人进行交流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部分人在社交媒体上人际交流频繁关系亲密,现实中却内心胆怯沉默寡言关系冷漠,甚至不乏社交恐惧综合征。群体性孤独恰好解释了这样的社会现象,即在网络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共同影响下,虽然科技构建了人们的亲密方式,不间断地联系却导致了新的孤独。因此,它是媒介使用者在现实环境、网络环境和心理状态共同推动下在社交平台上活跃而在现实中人际交往淡漠的心理亚健康状态。经过对这一现象的详细了解之后,实践队成员开始对受访者进行问卷和访谈工作。前几天调研工作开展顺利,问卷数据不断增加,实践队成员调研热情高涨。问卷和访谈的调研工作其实这也考验者实践队队员的社交能力,与本次课题相符。实践队员也从中更加全面的体味到线上社交和线下社交的区别,能够较为理性看待不同群体的看法和建议。

正因为网络社交的便捷、可选择性,看似紧密的连接,实际上却加强了真实世界中人与人的疏离感。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现象也是其表现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与远隔千里的人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却往往与近在咫尺的人越来越疏远。尽管彼此通过网络相聚在一起,也仍然感到孤独,这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型孤独。当代大学生必须警惕群体性孤独,并且重新在现实世界中建立厚重的社交关系。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问卷发放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伊 供图
本次调研可以简单用"孤独社交"来描述,这是一种"线上活跃、线下落寞"的生存状态。它在学术层面可以与雪莉.特克尔所讲的"群体性孤独"相互映照。然而,这一说法蕴含着人们对新媒介技术产生的道德恐慌,它一方面忽视了线上社交带来的社会支持,另一方面也忽视了线上社交与熟人社交之间的交叉地带。进一步讲,在"单身社会"崛起的时代中,更需要理性看待线上社交带来的社会后果,不应想当然地将"独自"理解为"孤独"。在越来越迷恋虚拟世界中的社交关系,与现实世界中更加真实的亲密关系越走越远。本次调研通过卷发送和访谈的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对于此现象的关注,虽然调研存在着一些不足,但获得的数据仍有一定的可信度。
群体性孤独其实是当代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经过调研发现,其实群体性孤独这一名词太过于广泛,对于某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能一概而论。他们只是在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减轻自己的社交负担、心理负担。那么其实这是一种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交形式。那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群体性孤独?或许要从这个名词解释开始,每个词的含义都有人去赋予,那么随着时代的变迁,群体性孤独或许不再是贬义,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去赋予这个词新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8-27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 学用新思想,悦读伴成长
  • 为鼓励儿童从小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让孩子们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邂逅书香,播志向,树理想。
  • 08-27
  • 反思孤独社交,淡化疏离之感
  • 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会对个体的现实社交产生负面冲击,潜移默化地改变网络社交依赖者的行为习惯。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频发
  • 08-27
  • 赓续江淮红色精神,勇攀科技创新高峰——华科大电气学
  • 皖电双碳行,喻见学子梦——华科大电气学院赴安徽省合
  • 喻见皖美阳光,照亮双碳未来——华科大电气学院赴安徽
  • 华科大学子三下乡:红色精神引绿色未来,乡村振兴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