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汇与碳排放双重视角下居民生活消费认知与参与路径实践调研

作者:姚佳佚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
7月3日,为了解安徽省低碳化发展现状,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希望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前往蚌埠市龙子湖区及附近调查走访,了解当地居民从“双碳”角度下对生活消费的认知以及参与的路径方式。
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在里面明确提出要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国政府也承诺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有推算认为最高将达到150亿吨。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预计中国发布数值目标将对今后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产生影响。因此这几年低碳生活也成为了一种时尚,那么到底对居民生活消费认知有什么影响,以及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所以我们团队进行了基于碳汇与碳排放双重视角下居民生活消费认知与路径调查。
在线上团队成员充分讨论后,为保证数据客观性,团队决定在保证防疫安全和被采访人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使用随机采访并记录,最后汇总分析的方式。
7月3日早,团队迎着晨风集结完毕,在蚌埠市龙子湖附近进行调研,主要就被采访者,是否了解过“碳汇与碳排放”以及了解渠道等相关问题进行调查问卷,得到了有效配合与大力支持,令团队成员信心满满。
下午,天气热如汤,但并没有降低我们的士气,这次我们选择了居民楼较多的地方展开调研,并完成调查问卷。傍晚,晚风无力屠得热,在闷热的天气里,团队胜利会合。当晚就马不停蹄的对一天的劳动成果进行总结分析。
研究发现,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群体,他们对于碳汇和碳排放问题了解甚微。而年轻人对于低碳生活了解更多一点,且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渠道。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居民减轻碳排放的意识,让他们通过消费等参与路径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同时,令人可喜的是接近百分之八十的人为了社会责任感大力支持双碳政策,愿意从自己做起,进行低碳生活甚至付出经济代价。因此我们一致认为,我们的节能减排政策在基层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相信在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早日兑现对国际,对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发布时间:2022-08-10 责任编辑:姚佳佚
 
发布时间:2022-08-10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 基于碳汇与碳排放双重视角下居民生活消费认知与参与路
  • 探寻知青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 护黄河净 助生态美
  • 护黄河净 助生态美
  •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儿女在黄河两岸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