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黄岭村寻味乡愁,武侯墓中品读三国
作者:湖北大学生网 来源:“青春智汇,沃野躬行”实践团
马黄岭村寻味乡愁,武侯墓中品读三国
7月6日,来自西安石油大学的一支实践团队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深入探寻马黄岭村的乡土风情与武侯墓的历史韵味,在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中感悟时代脉搏。
马黄岭村坐落于汉中市勉县茶店镇,山清水秀,生态宜人。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在这里蓬勃兴起,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劲动。 目前,马黄岭村主要种植天麻、猪苓、黄精、淫羊藿等中药材。之所以选择这些品种,是因为当地具备独特优势。从气候条件来看,这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中药材有效成分的积累;土壤为富含腐殖质的疏松壤土,透气性和保水性良好,非常契合这些药材的生长需求 。
在种植方法上,村民们不断创新实践。例如,天麻采用仿野生种植技术,利用山林间的自然环境,模拟天麻的野生生长条件,在树根旁铺设菌材,然后播种天麻种,这样种出的天麻品质上乘,药效接近野生天麻。猪苓则与蜜环菌共生种植,通过科学调控两者的生长环境,提高猪苓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村里还引入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如滴灌、喷灌,根据不同药材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特点,精准供水,既节约水资源,又保障药材生长。
这些中药材的种植历史不一,天麻已有近20年的种植历史,猪苓种植也有15年之久,黄精和淫羊藿的种植相对较新,约5 - 8年。它们的种植特点各有不同,但普遍生长周期较长,天麻从播种到收获一般需要3年左右,猪苓需要2 - 3年,黄精则需3 - 5年,淫羊藿2 - 4年 。这就需要农户有足够的耐心和长期投入的决心,管护过程也较为精细,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从经济效益来看,天麻干货目前单价约200 - 300元/斤,每亩产量可达500 - 800斤;猪苓干货单价150 - 250元/斤,亩产300 - 500斤;黄精干货单价80 - 150元/斤,亩产400 - 600斤;淫羊藿干货单价60 - 120元/斤,亩产200 - 400斤。通过线上和线下平台进行销售。
然而,产量并非一成不变。受气候异常、病虫害侵袭和等因素影响,部分年份会出现减产情况。比如,去年夏季的持续高温干旱,导致部分天麻和猪苓生长受到抑制,产量下降了15% - 20%。为应对此类问题,村里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定期邀请专家前来指导,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如安装太阳能杀虫灯、释放害虫天敌等,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打井、铺设灌溉管网,提升抗旱能力。
中药材产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显著增加了村民收入。许多村民不仅依靠种植收入改善了生活,还利用农闲时间参与药材加工、运输等环节,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在管理制度方面,马黄岭村成立了专业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从种子种苗的引进、种植过程的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仓储、销售,都有统一标准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营销方式则采取多元化策略,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还积极开拓线上市场,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形式,直接对接终端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产品利润。
谈及未来营销方向,村里计划打造马黄岭村专属的中药材品牌,突出“绿色、天然、道地”的产品特色,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宣传方面,计划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宣传册,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中药材产业博览会,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吸引更多客户关注。
不过,当前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种植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二是市场波动较大,价格受供求关系、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明显,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中药材加工环节相对薄弱,多以出售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未来,马黄岭村希望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测与分析,引导农户合理安排种植计划,降低市场风险;同时,引进中药材深加工企业,开发中药饮片、中成药、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
告别马黄岭村,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勉县定军山下的武侯墓。这里古柏参天,庄严肃穆,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武侯墓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眠之地,始建于公元234年,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 。墓冢高约6米,周长60米,四周环绕着苍松翠柏,仿佛在静静守护着这位历史伟人。墓前的献殿、正殿气势恢宏,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羽扇纶巾,神态自若,让人不禁联想到他当年的雄才大略与鞠躬尽瘁。
走进武侯墓,实践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深入了解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军事成就、政治理念以及他对蜀汉的卓越贡献。从《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到赤壁之战的神机妙算,再到白帝托孤后的独撑危局,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令人敬仰。墓区内还保存着大量的碑刻、匾额、楹联,这些珍贵的文物承载着后人对诸葛亮的赞誉和缅怀之情,也为研究三国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此次实践之旅,马黄岭村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展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武侯墓的历史文化传承则让大家感受到了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实践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把这次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