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寒假社会实践】——琅琊风华行:临沂文化探寻记

作者:陆奕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星耀乡途实践队
2025年1月,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曲阜师范大学星耀乡途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临沂市,深入探寻临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亲身体验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诱人的特色美食。
队员们首先来到临沂市博物馆,了解到馆体外观采用四本书叠加的造型,象征临沂厚重的历史文化。馆内设有 9 个基本陈列,3 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修复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科普报告厅等配套服务设施。 
在古代陶器展区,队员们对着造型精美的陶器,仔细观察上面的纹理和图案,向讲解员询问其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期间。队员们了解到馆藏文物7万余件(套),按质地分24类别,以新石器时代、汉代出土文物和汉代画像石最为丰富,其中珍贵文物有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镂空高柄杯、西汉“金缕玉套”、东汉吴白庄汉画像石墓、王羲之故居洗砚池晋墓出土的青瓷胡人骑狮器等。
随后,队员们来到临沂剪纸与临沂柳编艺术馆。队员们了解到临沂剪纸起源于明末清初,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沂蒙地区逐渐盛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临沂剪纸涵盖人物、动物、花卉、风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采用单色裁剪技术,集绘、剪、刻、镶、贴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创作出形态各异、寓意丰富的作品。而临沂传统竹编多选用当地及周边地区生长的优质竹子,如毛竹等,以保证竹编作品的质量和耐用性。涵盖编织、插、穿、削、锁、钉、扎、套等多种技法,工匠们通过不同技法的组合,创造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造型。
在过去,竹编器具广泛应用于临沂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如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竹筐、竹篮,用于家居生活中的竹席、竹椅等。
聚焦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曲阜师范大学星耀乡途实践队将继续携手共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发布时间:2025-02-05 阅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福州大学学子深入漳州探寻传统医药文化
  • 鲁韵助老情满路,网格互助启新程
  • 鲁韵助老情满路,网格互助启新程
  • 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鲁韵颐养实践队在莱州市沙河镇路旺原家村开展“网格化邻里互助养老”活动,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与精神陪伴。路旺
  •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