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阙月启明”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于2024年7月16日,集结于十堰市张湾区家和苑社区,带领小朋友们开启趣味实验和手工改造活动。
上午,小朋友们和湖北省各地的孩子们共同参加了“暑假课堂・同上一堂课”的活动。而今天我们要做的是《魔法喷泉》实验和《牛奶盒改造收纳盒》的小手工。

图为团队成员和小朋友们一起听“同上一堂课”活动。
团队成员细心地为孩子们提前准备好了各种材料,把孩子们分成了四个小组,让孩子们团结合作完成今天的任务,锻炼小朋友们团队合作的能力。首先,课堂开始,我们先进行《魔法喷泉》的小实验,跟着老师播放的视频,孩子们跟着一步一步操作学习,团队成员为孩子们分发了实验用的各种碳酸饮料和一次性纸杯。接着,跟着老师的提示,团队成员帮助孩子们依次往装着可乐或者美年达的杯子里加入醋和小苏打,再用筷子轻轻搅拌。

图为志愿者帮助孩子们往纸杯里加入小苏打。
孩子们发现,当醋与小苏打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将瓶中的液体推出,形成喷泉状。小朋友们观察发现杯子中液体的上层迅速出现了好多白色的气泡并且迅速“长高”,小朋友们连连惊呼,纷纷表示太神奇了。团队成员给孩子们解释到,《魔法喷泉》实验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酸碱反应,小苏打(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物质,而醋中含有醋酸,是一种酸性物质。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会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这些气体在瓶内积聚,最终将液体推出,形成喷泉。

图为志愿者给小朋友们示范“喷泉”过程。
小朋友们通过这次简单的化学小实验,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快乐,也发现了化学的乐趣所在,团队成员相信这次小实验激发了小朋友们对化学的兴趣,也期待小朋友们在未来能继续探索更多科学的奥秘!
在休息了一会后,我们又来到了下一个小活动:《牛奶盒改造收纳盒》。在了解了制作方法之后,孩子们跃跃欲试,此次活动采取小组评比的方式,活动之后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首先,团队成员帮助孩子们将牛奶盒剪成孩子们想要设计的样子。接着,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彩纸裁成各种想要的形状,贴在盒子的每个面,再画上喜欢的图案,将牛奶盒改造成各种形状和功能的收纳盒。

图为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改造收纳盒。
每一个作品都凝聚了小朋友们的心血和创意,锻炼了小朋友们团结合作的能力,也展现了他们对环保和手工的热爱。最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评比,每个小组的收纳盒都各具特色,孩子们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创意碰撞。小朋友们互相交流制作心得和技巧,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意。他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制作收纳盒,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了牛奶盒的再利用价值,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图为小组成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组改造的收纳盒。
此次牛奶盒改造收纳盒手工活动不仅是一次富有创意的手工体验,更是一次环保教育的生动实践。通过活动,小朋友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精美的收纳盒,更重要的是他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并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