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李先念主席,学习老一辈革命精神

作者:彭烨璇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大学生网6月30日电(通讯员 彭烨璇)为了让青年更深入地了解党史,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红星耀中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30日前往了“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有幸参观了伟大革命先驱的历史纪念馆,亲眼目睹了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历史现场。在这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献身精神,也更加懂得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性。
踏入纪念馆,一座牌坊式的门楼映入眼帘,楹联高挂门两侧,墨宝镌刻着“入川陕,走河西,驰骋中原,将军不下马;理仓禀,问经济,剪除蟊贼,元首正是他”。这三十个字,完美地概括了李先念同志戎马一生,操劳一生。他出身农家,三年私塾,五年木匠,十七岁便投身革命,这就是他人生的起点。但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开始,却铸就了一个传奇般的将领、开国元勋、国家主席。
伟大的成大器者,都有着雄心壮志。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投身革命,不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他们的志向宏大,精神永不言败,劲头锲而不舍。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志气,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承担历史的使命。我们要认真思考,不仅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更要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无法炼成钢铁。我们应该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只有拥有锲而不舍的劲头,才能不断追求卓越,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大器者。
勤奋是通向成功的唯一之路。尽管李先念三年私塾的文化并不能支撑他成就伟业,但他始终坚持持续勤奋学习。他深知,唯有不断学习,抓住一切机会,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他相信,向实践学,在实践中学,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然而,当代大学生却常被社会诟病勤奋不足。他们经历了十二年的学习,通过高考顺利考入大学。可一些大学生却满怀“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信念,视大学教育为教育的终点。他们认为,十年寒窗到此为止了。而事实却是,大学教育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阶段。这个时候,全身心的投入和拿出人生精力是至关重要的。放纵自己,荒废学业,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远离成功。因此,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去勤奋努力、奋斗。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成功的成果。记住,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勤能养心。让我们一起走向成功之路!
善于守拙,难得糊涂,大智若愚,这也许就是李先念“三朝元老不倒翁”的秘诀。他能够坚守本分,遵守客观规律,脚踏实地,不走极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样的品质在现今急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难得,人们每天都被琐碎、杂乱的信息所堆压,却发现慢慢失去了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容易被情绪化,逐渐浮躁。
我深思社会浮躁的本质,发现其实就是贪婪,是对于欲望的贪婪,对于增加自我享受欲望的贪婪,是对名利和增进自我感觉的一种妄想和执着。人类自己成了打败自己的最大敌人。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守拙品质,不论世事怎样变化,不论社会多么浮躁,只要我们内心坚守本就属于我们的一方净土,不忘初心,就能握住那诗与远方,获得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这次李先念纪念馆参观活动中,我们沉浸在红色革命思想的海洋中,受到了深刻的洗礼。我们清晰地意识到历史的接力棒已经被交到了我们的手中,正如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了伟大事业所付出的一生,我们也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不懈努力。作为青年学生,我们的责任是尽自己所能,从点滴小事开始,为他人服务,为大家创造快乐,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应当不断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充实自己并提高自我,用我们的行动证明青春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3-08-20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远方支教队:一墙一文化,一画一风景
  •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 携笔强军实践队在暑假期间举行了一系列实践主题调研和培训活动,为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08-19
  • 中石大学子开展“明德启智”大学生家庭德智教育实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