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月15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小学社会实践团成员立足三田创新工作室农业科普教学经验,向华农附小暑期托管班同学开展了以“小小科学家”为主题的多维课程。
点燃青少年科普志趣,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已成为重中之重。据悉,实践团围绕农业科学、传统文化、食品健康、爱国教育四个主题,设计了系列素质教育课程,以期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培养同学们的农业精神、动手能力、认知能力与科学素质,帮助同学们度过充实快乐的暑假。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探究生命科学不能只停留在教室里。在开学第一课《校园植物知多少》中,队员王琪带领孩子们到三田实习基地观察了一些常见作物与绿化植物。从戴着“小铃铛”的梧桐树、酷似马甲的鹅掌楸到摇曳多姿的向日葵、绿意盎然的水稻,同学们沉浸在这片田野“百草园”中,发现了植物的迷人与坚韧之处。
做一回小农夫,当一次持锹人。孩子们站在辽阔的田地中央,和哥哥姐姐们化身为弯腰的稻谷,体悟着“粒粒皆辛苦”的生命力量。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里,瑰丽的花朵让世界呈现出缤纷的颜色,为使同学们了解花朵不同颜色背后蕴藏的小知识,成员王家丽设计了酸碱度小实验。只见王家丽将紫甘蓝滴入装有不同溶液的试管中,色素与酸碱度不同的无色透明的液体迅速反应,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变化。
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从现象出发探索根源,从实践开始开启思考本质,培养同学们的思考能力与辩证思维。实践团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同学,用真心换取真心,用耐心培养细心。
授食品健康,助青年成长
食品营养关系到小朋友们的健康成长,依托专业知识,来自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天琪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魔法”课。把可乐倒入牛奶,絮状物缓缓沉淀、混合物慢慢分层、乳白的牛奶居然变成了透明的液体。谈到维生素C,助教老师“变出”被掏空的“柠檬杯子”,帮助小朋友们倒入柠檬水和食用碱。刹那间,泡沫从杯口向外溢出,宛如喷发的小火山。同学们纷纷被这奇趣的实验所吸引。
“早在航海时代,哥伦布发现许多水手患上了坏血病,使船员们遭受了很多痛苦。直到后来,人们才发现,这是由于长期远航的人们缺少新鲜的水果,导致体内Vc缺乏而引起的病害。同学们一定要均衡摄入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白开水,保持身体健康。”张天琪趁热打铁,鼓励小朋友们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面对课程设计理念,张天琪讲到,食品营养关系到小朋友们的健康成长,短短几节课或许无法让小朋友们完全理解食品营养这一宏大的概念。但我们实践团的科普活动所要做的,就是用充满趣味性的课程,在小朋友们的心中留下一颗成长的种子,伴随他们成长、发芽。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希望,宣传食品安全、科普营养健康、帮助儿童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大学生志愿者在行动。
文化永恢宏,士气传扬远
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实践队践行着知行合一的授课模式。顺应天时,指导生产,队员白如雪鼓励小朋友画出心中的节气,感受古人智慧;苍山彩云,洱海浪花,在队员李雨欣的指导下,小朋友亲手体验扎染制作流程,欣赏着浑然天成的扎染艺术,别具一格的中式浪漫,打开植物用途新世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是青年的责任担当。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滋养着智慧果敢的华夏儿女,善良坚韧的人民百姓在党的带领下开拓了光明富强的正义道路。
回望奋斗征程,培养强国之志,爱国教育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最后我们的课程以《小小种子画,大大党建史》结束,在牛梓萌同学娓娓道来的党史故事之后,同学们用碎玉米、红豆、糯米等种子拼凑出党徽、五星红旗等图案。同学们不仅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到了不同种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更感受到了党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党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光辉历史。
红星照耀中国,党情荫泽百姓,共产党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敢为人先的先进信念早已蔚然成风,深深的耕植在青少年的心中。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岁月不拘,时节如移,十天的志愿之旅已悄然结束,但队员们在备课过程中字句斟酌的认真、在会议中热烈讨论的思想碰撞、在课后与小朋友们敞心漫谈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实践队员们最宝贵的回忆。
“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以后我也要成为植物学家。”“无论是广阔的田野,还是浩瀚的宇宙,自然界永远有无穷无尽的奥妙等待我们去探索,我要从这巨大的宝库中挖掘出无尽的知识。”“中国民族的文明、风俗、精神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要积极取其精华,传扬大国力量。”“我们已经实现了吃饱穿暖、高楼林立的强国梦想,但大国梦还未彻底实现,我们一定会为之努力!”谈及课程感悟,小朋友们收获颇丰。牛梓萌认真的总结道:“知识是无限的,是充满魅力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努力学习,从知识的累积中找到自己的热爱所在。”
课程的帷幕正式落下,队长黄甜甜热切地表示道:“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人民的希望。我们用多维课程展农业风采、大国风光,陪伴孩子们成长、帮助小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农业的种子。做好科普,我们一直在路上。”
文字:黄甜甜 牛梓萌
摄影: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