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管学子三下乡:关注红色事迹,寻访绿色乡村

作者:周长营 来源:独家编写
2022年8月10日,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中国红引领生态绿”实践团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镇丁泉村展开调研,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发展现状,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采访等形式深度挖掘吉祥村,探索“红+绿”新模式的发展路径,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丁泉村。
丁泉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村名源于二十四孝之一的丁兰事亲主人翁丁兰而命名的泉池名称。丁泉村最大的文化特色是“孝”和“泉”,丁兰事亲的事迹在这广为流传,而因丁兰而命名的丁兰泉更是养育了丁泉村几十代人,可以说是泉为人名,人依泉生。
提到丁泉村的红色事迹,就不得不让人想起秦培伦烈士。秦培伦烈士本是丁泉村一户秦姓的普通农户家庭的孩子,却在抗战期间为党组织进行情报和信件的传递工作,他曾机智用粪篓筐隐藏信件成功躲过了敌人的岗哨,为当时共产党人反扫荡,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宁死不屈,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年仅15岁。秦培伦烈士的事迹深深感染着我们,所以我们回到了烈士故居,想要再次感受当年那段红色岁月。
 
    丁泉村东首,华盖山西脚下,有泉名为“丁泉”,又名“丁兰泉”。相传此处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丁兰故里, 故而得名。 泉池以青石砌垒。水自岩缝涌出,汇为清池,澄澈明丽,再由大池西侧石雕龙头口中跌入小池,常年不断,日涌水量约1400立方米。盛水时从溢水口泄下,浪花四溅,沿街旁小溪漫流。大池池岸四周,围以0.8米高的石雕栏杆。临池,昔日建有庙宇,现存遗址。石栏北侧嵌清乾隆七年(1742)《重修丁泉池碑记》碑。碑载:“此池不知浚自何代,元至正年间已重修。”1958年为兴修水利,对泉池进行改建,并勒《改建丁泉水池碑记》碑。现池水极为澄明,池底绿藻清晰可见。该泉水势很好,久旱不涸,可供全村人饮用、洗浣。
    我们第一时间来到了当地的村支部,参观学习了当村的精神和贯彻落实的理念,村支部的核心成员带领我们参观了秦培伦烈士的故居,以饱满热情的姿态像我们诉说了那一段难以遗忘的历史。并告知丁泉村会以一种不忘初心的形式,来告诉我们的后代,丁泉村会一直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服从党的命令,秉持一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以红色与绿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规划,构建和谐美丽的乡村!
当日下午,我们以绿色为主导,参观丁泉村的绿色发展规划以及实践成果。我们惊喜的发现,当地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丁泉村的泉水“丁泉”水质清澈见底,可以直接饮用,入口甘甜。下游的水库可见鱼虾嘻戏,做到了“皆若空游无所依”。根据当地人介绍当地政府计划改造成水上乐园吸引游客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建设乡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丁泉村开始注重开发泉水旅游业,并以“孝”文化和“泉”文化为特色开发旅游度假村:由泉水文化餐厅、泉水餐吧、休闲娱乐吧组成的完整院落,以及重修秦培伦故居,设立石碑来讲述丁泉的故事。
丁泉村的发展离不开泉水的作用,丁泉村委会对泉水和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现在的丁兰泉,泉水清澈见底,泉外时不时有几个妇女沿着溪水洗涤衣物,是所谓“小桥流水人家”。环境好了,自然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丁泉村游客旅量不断刷新,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隐藏在山中的村庄。目前,村庄还在不断美化和建设,试图打造一个健全的生态旅游基地。
本次丁泉村“红+绿”乡村行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当地村史和红色基因相关故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与丁泉村村委领导和村民面对面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能感受到如今乡村振兴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幸福,对于之后丁泉村“红+绿”融合发展有了一些思路和想法,并且探究如何利用自己所学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帮助埠西村走出一条“红+绿”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努力将“两色”映衬下的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一张生动、感人、催人奋进的“金名片”。
同时,作为一个生于丁泉,长于丁泉的大学生我们将把红色资源和旅游项目更好地进行融合,不断丰富业态,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改造,启动多种体验等项目。目前,村支书和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已描绘好了发展蓝图:在让“红色+绿色”成为烈士村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的同时,还将努力争创全国文明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发布时间:2022-08-20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