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红色景点 领悟革命精神
——社会实践活动第一天
八月一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安全应急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携着朝阳踏上红色景点之旅。实践第一天团队将要去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辛亥革命博物馆,回顾伟大的辛亥革命历史,体悟先进的中国青年为救亡图存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铮铮铁骨,感受近代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和思想的大解放。在前往纪念馆的途中,队员廖超表示非常期待,“我一直很敬佩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就像一座里程碑,推翻封建帝制,解放人民思想,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他说。
访纪念馆,回顾峥嵘岁月
图为实践队到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合影
进入馆内,一帧帧灰白照片向里无限延伸,红绳围住的英雄蜡像,玻璃展柜里静置的文件旧物,墙壁上悬挂的铺满蝇头小楷的泛黄纸张,无声诉说的是那段曲折而伟大的历史,带领每一个馆内游客拨开历史的浓雾,回到硝烟与热血笼罩着的过去。在历史沿革板块前,队员们驻足阅览,不无感慨。队员彭柯皓表示,“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来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站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百年前满怀救国信念,不畏牺牲,奔走在枪林弹雨中的中国青年。”
图为队员驻足浏览历史沿革板块(1)
“从清末新政落成湖北谘议局,到武昌起义后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再到北伐战争时期作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司令部,最后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屹立在这里,目睹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满了时代的刻痕。”“近百年的纪念馆变迁史,我觉得也是中国变迁史的一个缩影,我们从苦难中走出,拥有如今幸福的生活,靠的都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牺牲啊。”队员谢子怡,李预真如是说。
图为队员驻足浏览历史沿革板块(2)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纪念馆,还有老师带领学生到纪念馆写生。老师和学生的语言和行为都体现着对英雄的崇拜和对历史的缅怀。队员胡译文说,“这就是教育从娃娃抓起的体现。青少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我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培养高尚品质对一国发展至关重要”。
图为老师带领学生在纪念馆写生
图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
入博物馆,传承红色精神
出了纪念馆大门,正对着的就是博物馆。在博物馆内,队员们注意到一艘模型船,船的前方投影出海上初日的轮廓,队长莫焱钦感慨,“看着眼前的景象,回顾今天的所思所悟,真有种豪情涌上心头,我想要向先辈们学习,在新时代做出一番事业,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是的。当我刚刚坐在那副民国街头图画边时,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我身在民国时代,我会怎么做?我没有得到答案。但是我想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各种技能,为服务祖国和人民积蓄力量。“队员彭柯皓补充道。
图为实践队在模型船边
图为队员坐于民国街头图景中
从博物馆离开时,不觉间已日薄西山,队员们没有疲态,反而步履轻快,一路上畅聊今日所获。笔者认为,在今天的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有被先辈们的伟大精神所打动,表示要向先辈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这也正是此行的意义之所在。
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实践队
二零二二年八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