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夏之声,通炎黄正音
(通讯员 钟林 报道)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特别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相关指示、增强社会尤其是乡村用语用字规范意识、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2022年7月21日,武昌理工学院第十六届“大手牵小手”向阳花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天城镇史家渡村村委会举行了普通话推广课活动。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通行中国地区的通用语。不仅如此,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普通话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学好普通话,对于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向阳花志愿服务队表示,此次开展普通话推广课程,旨在消除地区间方言隔阂,以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据悉,为顺利开展本次普通话推广课程,向阳花志愿服务队做了充分的准备。志愿者们在课程开展前就课堂流程进行了商讨,经过讨论,向阳花志愿服务队决定以汉字发音练习以及绕口令练习作为本次课堂的主要环节。在商定好课堂流程后,志愿者们对本次推普课的具体内容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在志愿者的精心准备下,7月21日下午3时,推普课程在村委会二楼会议室正式开始。
课程伊始,普通话推广课主讲人、向阳花志愿服务队副队长章静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了上节课所讲的内容。在检验同学们的复习成果后,主讲人向学生展示了事先选取好的文章段落,并请同学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了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混淆等问题,主讲人就这些发音问题对同学们进行了指正,并由此引入“汉字的发音”这一主题。随后,主讲人向学生介绍了汉字的音节及其标准发音,同学们全神贯注,有的还跟着主讲人的发音一起读了起来。在讲解完发音后,主讲人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同学们积极配合,大声练习发音。主讲人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了检验,并将本堂课程难度最高、同时也是最具趣味性的绕口令展示给学生。由主讲人精心挑选的绕口令一出现,便瞬间点燃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同学们跃跃欲试,在口中不断重复着绕口令的内容。主讲人让同学们先行演练,随后以学生举手回答的形式进行检验,同学们积极举手、踊跃回答,将课堂氛围推至高峰。最后,主讲人总结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语言规范,做到准确发音、正确用语。
课后,记者采访了参加此次课程的学生,孩子们表示,在本次课程中他们了解到了一些和平时说话不一样的发音,以后会更加注意使用这些字词时的发音;他们还表示,课上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绕口令,今后会对这些绕口令多加练习,希望能在下节普通话推广课中准确快速地念给老师听。
乡村振兴是生产、生态、生活、文化等各方向上的全面振兴。而普通话作为通行全国,乃至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乡村振兴起着打破隔阂、促进交流的重要作用。向阳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也表示,希望通过推广普通话、培养提高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来推动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消解乡村发展中对外交往的壁障,从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