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双安全”课堂进社区,急救防溺水共筑生命防线

    发布时间:2025-09-07 阅读: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万众“医”心暑期社会实践队

  “轻拍肩膀问声好,双手按压有节奏!水中遇险莫慌张,先呼救来保平安!”在源园社区活动室,湖北医药学院“万众医心”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正用生动的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一堂融合心肺复苏(CPR)与防溺水知识的“生命守护课”。这个暑期,该团队创新教学模式,将专业急救课堂升级为“安全双护航训练营”,通过沉浸式教学,让数十名儿童在趣味互动中同时掌握守护生命的两把关键钥匙——急救与防溺水技能。

  图为实践队员胡俊炎讲解示范心肺复苏术

知识转化:童话语言破解安全密码

  面对至关重要的安全知识,队员们化身“知识魔法师”。跳动的心脏被赋予“生命发动机”的童趣称号,急救的黄金时间化身为“与生命倒计时赛跑的四分钟”。针对防溺水,队员们提炼出“叫(大声呼救)、伸(利用延伸物)、抛(抛漂浮物)、划(划船救援)、不(不下水)”的救援原则,强调未成年人应以呼救和寻求成人帮助为先。团队独创的“意识-呼救-按压-呼吸”四步急救口诀,巧妙融入对溺水者上岸后快速清除口鼻异物、检查呼吸的关键步骤提示,配合手势舞动教学,将复杂的急救流程和溺水应对要点凝练成朗朗上口的行动韵律。当孩子们跟着节奏拍手复诵口诀,双重安全知识已悄然扎根。

  图为实践队员胡俊炎带读防溺水口诀

情景实训:小手体验生命守护

  教学现场,迷你急救模拟人成为最受欢迎的“训练伙伴”。在队员引导下,孩子们双膝跪地,小手交叠,亲身体验生命重量的托举。“身体要像小树苗般挺拔,按压要有力而均匀!”队员贾静兰一边轻扶孩子后背纠正姿势,一边强调操作要点。特别增设的“溺水急救”环节,模拟了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的场景:队员们指导孩子们如何快速评估环境安全、判断意识呼吸、进行有效胸外按压并结合人工呼吸(在确保安全且掌握要领的前提下演示)。当模拟人胸腔随标准按压规律起伏,孩子们专注的小脸上绽放出领悟的光芒。社区家长欣慰表示:“孩子不仅学会了CPR,更明白了遇到溺水时如何正确呼救和帮助,这双重保障让人安心多了。”

  图为小朋友在实践队员指导下认识人工呼吸

游戏赋能:安全意识深植童心

  “安全特工队”情景游戏中,任务挑战全面升级。孩子们不仅要完成安全评估、伤员安抚、模拟报警(强调准确说明溺水地点和情况),更增加了“岸上救援模拟”环节——如何利用身边的竹竿、救生圈(道具)或衣物进行延伸救援,坚决不盲目下水。知识抢答环节的勋章争夺战,内容涵盖了CPR要点、防溺水“六不准”、遇险呼救方式等,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活动尾声,佩戴上“安全小卫士”徽章的孩子们庄严围成“生命守护圈”,誓言将所学的急救与防溺水知识传递给家人伙伴。实践队指导老师指出:“当孩子们在游戏中自觉模拟‘先呼救再找工具救援’的场景,当CPR练习与防溺水意识紧密结合,这份主动的安全素养,才是我们实践最珍贵的成果。”

  实践队员与儿童合影留念

  据悉,该团队正将此次融合CPR与防溺水的情景化教学模式系统化,未来计划打造“社区安全双护航训练营”公益项目,惠及更多社区儿童。当专业的急救与防溺水知识卸下严肃外衣,融入童真的体验与实践,这些在游戏中深植的安全种子,必将在未来茁壮成长,为生命撑起更坚实的保护伞。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