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连民心,红魂润基层——以调研赋能红色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

作者:王梦雨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问卷筹备:锚定传承与治理的双向奔赴
红色文化传承,重在全民参与;基层治理创新,需聚万众合力。实践队深知,调研问卷是连接红色文化与群众的纽带,更是挖掘红色资源融入基层治理切入点的“探照灯”。从框架设计起,便紧扣“激发传承热情、助力基层治理”主线——既关注各年龄段对红色历史、精神的认知程度,挖掘不同群体传承红色文化的优势与潜力;又探寻红色文化与基层治理融合的契合点,思考如何以红色精神凝聚共识、化解矛盾、激发共治活力。
调研推进:跨越代际的红色对话
本次问卷共发放158份,并覆盖不同年龄群体,在实践队员的推广宣传下得到了许多富有价值的回馈。青少年用青春视角,书写对红色传承的理解,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有了鲜活注脚;中老年人则关注“红色文化如何融入基层党建”“红色资源转化治理效能路径”,将红色精神与职业担当、社会治理思考相联结,展现出以红色文化破局基层治理难题的期待,每一份认真填写的问卷,都是对“红色赋能发展”的深刻呼应。不同年龄段的声音交汇,一场跨越代际的红色对话,在问卷填写与交流中热烈展开。
价值探寻:以调研点亮红色治理新篇
在推进健全从严治党体系、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工作中,本次调研成果成为精准发力的重要依据。从调研群体看,参与对象以18 - 25岁青年为主,政治面貌涵盖群众、共青团员、党员等,这让我们能够清晰洞察青年视角下党建工作的认知与需求,为面向年轻群体开展工作锚定方向。
在党员教育与作风建设层面,超七成参与者期待 “增加案例宣传教育频次”,近七成希望 “结合实际工作研讨” ,这启示我们,基层党员精神教育要走具象化、实操化路线。用真实案例 “以事说理”,让理论学习对接工作场景研讨,契合青年重实践、求实效的特点,能让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而对作风建设成效的反馈,大多数人都认可学习教育的推动作用并满意基层作风现状,但仍有提升空间,这提醒我们既要巩固成果,也要正视不足、持续深化。

聚焦基层党员作风改进与先锋弘扬,调研给出清晰指引。在实践队所统计的数据中,超七成关注 “精简会议文件、减少无效考核” ,这是基层减负的直接呼声;“强化担当教育与激励”“提升服务群众精准性” 等诉求,构建起 “松绑 + 赋能 + 服务” 逻辑。我们要为基层减形式主义负担,给党员增干事动力,让服务群众更有实效。
实践队员认真分析后,认为实践中还可推进深度融合:组织党员投身基层治理攻坚,像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等工作,以 “行动实践 + 事迹宣讲” 模式,让先锋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闪光,同时厚植红色文化实践土壤;借助数字手段,用短视频记录党员服务点滴,开发红色文化互动小程序,用青年喜欢的语言与传播方式,讲好 “身边党员故事” ,让从严治党成果、党员先锋精神,在年轻群体里 “听得进、记得住、学得来” 。

本次调研是对进一步弘扬党员先锋模范力量、发扬先进党员精神的发扬先进党员精神的 “导航仪” ,我们要紧扣 “青年需求 - 教育创新 - 作风实干 - 文化传播”的 链条,让从严治党体系扎根基层更深入,让党员先锋力量激活更充分,推动红色精神在新时代持续焕发耀眼光彩,为基层治理与党的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工笔画里的匠魂:在笔尖上守望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