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相关要求,切实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7 月 14 日,湖北科技学院青辅学堂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咸宁市咸安区书台社区,开展暑期爱心托管班安全教育第一课。
暑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溺水、火灾、食品安全等隐患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亟需系统的安全知识普及。因此,团队将安全课堂作为开班第一课,为孩子们筑牢安全防线。
生动教学,点亮安全课堂
志愿者们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防溺水课堂上,他们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画短片解析溺水场景,让抽象的危险变得具体可感;通过情景剧演绎 “危险水域的诱惑”,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潜在风险;还手把手教自救方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消防安全课上,志愿者扮演接警员,引导孩子模拟拨打 119,在互动中让孩子牢记报警要点。当三年级的小林同学准确说出 “书台社区 3 栋 2 单元” 时,扮演接警员的志愿者笑着竖起大拇指,台下的孩子们立刻响起掌声,小林脸上也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自信的提升。
食品安全教育则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夏季饮食卫生知识,教孩子们如何辨别不合格食品。户外安全与个人卫生教育结合生活场景,传授实用防护技能,如遇到陌生人搭讪如何应对,受伤后如何简单处理等,全面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图为队员指导小朋友进行火灾报警模拟。王子健 供图
课堂成果,绽放成长之花
安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像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孩子们心中漾起层层涟漪。当志愿者举起防溺水情景剧中的 “危险警示牌” 时,二年级的小雨突然举起手:“我爸爸上周带我去河边钓鱼,那里就有这样的牌子!” 童稚的声音里带着发现的惊喜,这个细节让志愿者们意识到,安全知识正悄悄与孩子们的生活产生联结。
课程过半时,志愿者随机抽查安全知识点,没想到孩子们竟能接龙回答。“溺水时要大声呼救!”“不能独自去野外池塘!”“119 要先说清楚地址!” 稚嫩的声音在教室里汇成响亮的合唱。课程结束时,孩子们还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提醒小伙伴们注意安全。


图为志愿者进行课程讲解。刘思源 供图
多元课程,激发学习热情
暑期爱心托管班的多元课程体系,涵盖课业辅导、人文素养、艺术启蒙等板块。在课业辅导课堂,志愿者们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分层辅导,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习程度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答疑解惑,传授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
趣味阅读课上,通过经典诵读、读书分享会,孩子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则成为孩子们的欢乐天地,他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五彩世界,用手中的彩泥捏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通过音符和舞蹈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在欢声笑语中得到培养。

图为队员为小朋友进行作业辅导。霍然 供图
校地合作,共谱教育新篇
此次湖北科技学院青辅学堂志愿服务团队与书台社区的校地协同,不仅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撑起了一片安全又多彩的天空,更用青春力量践行了社会责任。
在接下来的托管时光里,志愿者们将继续带着热情与专业,陪伴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在艺术的世界里绽放,让这个夏天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一段难忘的美好记忆。同时,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更多的青春活力,共同书写校地合作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