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只此青绿"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十堰市一丢书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科普活动。实践队员以"守护丹江口水库,共探生物多样性"为主题,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水源地探索之旅。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科普
活动现场,实践队员通过动态PPT演示,生动阐释了丹江口水库作为"亚洲天池"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龙头"的战略地位。当屏幕上出现库区特有的软籽石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以及水中精灵翘嘴鲌等生物影像时,孩子们纷纷屏息凝视。"原来水库里有这么多神奇的生命!"一名小学生指着白鹳影像惊叹道。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一起制作江豚
知识讲解后,粘土DIY工坊将活动推向高潮。在队员指导下,孩子们用五彩粘土塑造丹江口水生生物:灵动的江豚摆尾游弋,成群的鱼儿穿梭水草间。当实践队员展示精心制作的丹江口大坝粘土模型时,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的密切关联变得触手可及。六年级学生王雨桐捧着自己捏的江豚说:"我要告诉爸爸妈妈,大坝守护的不只是水,还有这些可爱的生命。"

图为小朋友将自己制作的生物放入场景”丹江大坝“中
活动尾声,孩子们在红色心形卡片郑重写下"保护水源""给江豚一个家"等环保承诺。书屋负责人表示,这种沉浸式科普让生态意识如种子般播撒进童心。

图为小朋友书写的心形卡片
本次科普课堂通过"知识输入+创意输出"的模式,将国家水安全战略转化为孩子们可感可知的生态故事,在稚嫩心田筑牢守护绿水青山的青春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