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高思琦)2025年7月7日星期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铁脉薪传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心,走访了铁道兵老战士李知发爷爷,在温馨的座谈中,听老人回溯那段用青春与热血铺就的铁道兵岁月,让红色记忆在年轻一代心中深深扎根。
“当年一声号召,我们就背着行囊上了前线。”今年86岁的李知发爷爷精神矍铄,谈及60多年前的军旅生涯,眼神中依旧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李爷爷回忆,当时部队的施工条件异常艰苦。在修建成昆铁路时,他们住在简陋的帐篷里,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闷热难当。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全靠双手和简单工具开山凿石,“一锤一钎打隧道,一筐一篓运土方”是常态。最危险的是遇到山体滑坡和塌方,有好几次,他和战友们刚刚撤离,身后的施工点就发生了坍塌。“但没人退缩,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日把铁路修通,让国家的大动脉活起来。”
在谈及铁道兵精神时,李爷爷的语气格外郑重:“铁道兵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代名词。我们不怕苦、不怕死,就怕完不成任务。”他讲述了战友们的故事:有的战士为了抢修被洪水冲毁的铁路,跳进冰冷的激流中筑起人墙;有的在隧道施工中被落石砸伤,包扎后又立刻返回岗位……这些故事让实践团的同学们红了眼眶。
图一为团队成员对李知发进行采访(图片来源:宣发部)
实践团成员们认真倾听,不时提问,详细记录下李爷爷的讲述。“李爷爷的经历让我们深刻理解了‘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实践团成员闫同学感慨道,“如今的高铁飞驰,背后是无数像李爷爷这样的前辈用血汗奠定的基础,我们年轻人要传承这份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
采访结束时,李爷爷寄语青年一代:“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你们要珍惜现在的好时代,多学本领,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别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人奋斗出来的,要永远心怀感恩,铭记历史。”
图二为团队成员与李知发合影(图片来源:宣发部)
据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铁脉薪传实践团成立以来,已走访多位铁道兵老战士,致力于挖掘和传播铁道兵历史与精神,为新时代青年搭建起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