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之一,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机会和广阔的市场机遇,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为深入了解当前湖北省低空经济产业基础与发展状况,把握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力量,探索低空产业与科技两链融合路径,7月6日,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低空链动,经飞荆楚”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指导老师黄艳希的帮助下完成调研前期准备工作,来到武汉硚口微+空间数智文创产业园,在通汇飞航和云技科技两大技术担当的带领下,立足于湖北省低空经济产业“鳌头”,在操纵杆中感受无人机的“科技温度”。
探索多元应用场景,输送低空专业人才
走进硚口微+空间数智文创产业园,实践队员便因园内浓厚的科技色彩和艺术底蕴而失了神。在与云技科技总经理文汉青、通汇飞航总经理江玲的简单交谈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无人机多元应用场景与当前湖北省低空企业发展现状。云技科技以无人机学员技能培训为核心业务,精准对接低空市场人才缺口,服务对象广泛,致力于推动低空专业人才融入社会,为壮大武汉市低空市场注入活力。
访谈过后,云技科技优秀教员为实践队带来专业的无人机科普。从单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到VR穿越机及企业自研应用型无人机,不同类型无人机在各自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让实践队队员对无人机类别及应用场景有了更系统、深入的认知。据悉,湖北省通汇飞航科技扎根湖北,在工业互联网标识技术与低空数字化创新领域持续深耕,其先进的低空标识技术正助力低空飞行器在各领域实现规模化商用。
图为实践队员访谈通汇飞航总经理、云技科技总经理
图为云技科技教员讲解无人机操作规范开展户外实地试飞,深化产学研互助合作
为让实践队队员更直观感受无人机操作,云技科技负责人组织户外试飞活动。试飞过程中,专业教员全程陪护,确保安全。随着队员们操控遥控器,无人机发出低沉轰鸣,在实践中,队员们与云技科技专业人员展开热烈交流。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操控无人机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更换无人机电池
专业人员指出,当前无人机应用面临续航不足与飞行合法性两大痛点。在续航方面,无人机电池容量限制了其飞行时长,增加电池密度成为解决关键;飞行合法性上,空域飞行存在诸多限制,持证飞行与无证飞行差异显著。江玲总经理特别强调,有志于低空经济领域发展的人员,考取专业执照对未来职业发展意义重大。
交流中还提到,无人机在医疗资源紧急运输、消防支援、实地测绘等领域已展现多元应用潜力,深圳在快递运输、空中出行等低空经济领域的先行示范经验值得借鉴。未来,政府将持续加大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系统性管理,构建智慧空域生态,推进空域一体化进程。同时,借助动态飞行器监测、跨域数据互通技术打造低空交通管制平台,为行业标准制定提供支撑,助力武汉建设全国低空产业创新标杆。
在产学研互助方面,各方将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深入合作,建立健全人才输送机制,促进“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服务保障”全链条创新,共同培育兼具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低空经济人才,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于硚口微+空间数智文创产业园合影
“低空经济是一片蓝海,与存量市场不同,这是一个增量市场,是靠我们卷出来的。”带队老师如是说道。此次调研活动收获颇丰,为实践队员提供了与低空经济产业前端近距离接触的宝贵机会,在大家的心中擘画湖北省低空经济领域蓝图。实践队未来将进一步在该领域研究探索,努力成长为能够为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的优秀人才。
(通讯员:李一梅 肖婉妮 摄影:肖婉妮 王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