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弋泾行实践团赴云岭镇研学调研: 传承铁军精神 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红弋泾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杨露、郭瑶
为深入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路径,7 月 3 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红弋泾行”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奔赴泾县云岭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并同步启动基层就业现状调研工作,以青年视角在历史追溯与现实探索中践行时代使命。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内,青砖灰瓦的建筑群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庄严肃穆,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实践团成员紧随讲解员步伐,系统学习新四军 1938 年进驻云岭后的组织架构、战斗历程及历史贡献。馆内陈列的汉阳造步枪、补丁摞补丁的军装、字迹斑驳的电文手稿等珍贵文物,鲜活还原了新四军将士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的壮阔图景。在军部大会堂旧址,成员们面对 “抗战到底” 的历史标语集体肃立,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的 1939 年新四军党代会场景,深切感悟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 的铁军精神核心内涵。
研学活动结束后,团队按专业分工迅速投入基层就业调研。成员们深入云岭老街商铺、田间地头及村民聚居点,与个体经营户、返乡创业者、村 “两委” 干部展开深度访谈,累计发放《云岭镇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与就业需求调查问卷》520 份,重点围绕 “红色资源开发对就业的带动效应”“乡村特色产业人才缺口”“青年返乡创业政策支持” 等乡村振兴核心议题采集数据。在与镇劳保所负责人的座谈中,团队详细记录当地 “红色旅游 + 生态农业” 产业模式下的就业岗位扩容情况,特别关注退役军人就业帮扶、非遗手工艺人传承等特色案例,为后续研究积累详实素材。
此次活动将红色教育与基层实践有机融合,通过沉浸式研学,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铁军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价值;依托系统化调研,累计收集有效问卷 486 份、典型访谈案例 17 个,为撰写《云岭镇红色文旅产业就业带动研究报告》奠定坚实数据基础。实践团成员在调研日记中写道:“从新四军将士的铁血担当,到当代云岭人建设家乡的奋斗实践,红色基因始终是推动发展的精神密码。” 后续团队将联合当地人社部门,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技能培训缺口,策划 “红医技能下乡” 专项服务,推动研学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撰稿人:郭瑶 杨露)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寻红手印历史密码,探小岗村非遗根脉
  • 爱心托管班暖心开班,护航孩子快乐充实假期
  • 湖北医药学院学子深入乡村开展“三下乡”爱心支教实践
  • 亲历“我的五个愿望” ——白袍温度实践队感悟安宁疗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