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生春又来,寒梅傲雪待暖时。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实践团队去2025年1月12日十笏园开展实践活动,十笏园,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园林,为此次拓印实践活动提供了绝佳的文化氛围。其中的拓印技术更是重要的非遗文化之一,一场充满文化韵味的拓印实践活动在十笏园精彩上演,开启了一段探寻拓印技艺奥秘的奇妙旅程。
拓印起源于东汉,最初为复制儒家经典石碑文字所用,后经唐、宋、明清不断发展,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拓印制作需备宣纸、墨汁、拓包等材料。先将宣纸覆于被拓物表面,用蘸白芨水的鬃刷轻刷,使其贴合。待纸稍干,用蘸墨拓包均匀扑打,力度适中,让墨汁渗透,呈现图案文字。在应用上,拓印对文物保护研究意义重大,能无损记录文物信息。同时,其独特艺术美感为艺术创作提供灵感,还在文化传承教育中发挥作用,让大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拓印兼具历史、艺术与文化价值,不仅保存诸多历史资料,其独特艺术表现影响深远,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象征,值得传承与弘扬。


开始刚见到拓印作品的时候,我们实践团队的队员就被这美妙的拓印作品吸引了,整幅作品营造了独特的艺术意境,尤其是后来听到非遗传承人详细介绍拓印技艺之后,我们更是深深地敬佩这一项独特的技术。接下来,我们团队的成员便开始了体验环节,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纷纷动手尝试。手持工具,从裁纸、刷纸到扑墨,每一个步骤都认真对待。在宣纸与碑石的触碰间,在墨香与汗水的交融中,一幅幅拓印作品逐渐成形。尽管不少人是初次尝试,手法略显生疏,但专注的神情却丝毫不减。一位队员兴奋地说:“我以前从来没做过拓印,感觉好神奇,就像把古老的故事印在了纸上。”在体验过程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拓印技艺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认识到拓印技艺在新时代的发展。

此次十笏园拓印实践活动,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机会,更在心中播下了传承文化的种子。我们也会尽全力让更多人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守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